2017年11月16日星期四

沙地王儲反貪腐:第三次世界大戰導火線?(下)

昨天談及沙地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 Al Saud)的外交攻勢,已經令區域充滿火藥味,但這還不是不可測性的全部。對內層面,這位王儲觸及的地雷更多。

雙方角力白熱化

事實上,穆罕默德並非一味好大喜功,他似乎的確希望令沙地成為現代化的區域霸主,也對沙地種種弊端心知肚明。沙地權貴的窮奢極侈、特權橫行,乃眾所周知,令國家很難促成任何改革,也令平民不滿與日俱增。

日前穆罕默德主導的「沙地反貪腐大清洗」,不過是針對這些問題的其中一環,目標除了沙地首富阿爾瓦德王子(Al-Waleed bin Talal)、諸位「貪腐」王子,還包括一批政要,合共500多人,他們和其他被打擊對象及其家族合共掌握的財富,據報高達8000億美元,相當於10個蓋茨(Bill Gates)的身家,這種反貪腐的規模,比俄羅斯、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假如這筆財富全部給沙地政府充公,可以作大量用途,後續如何發展,充滿想像空間。

但與此同時,穆罕默德又對提倡「教條式廉潔」、宗教理念極端保守的瓦哈比教士不宣而戰。

瓦哈比主義(Wahhabism)是沙地國教、沙地立國以來的宗教盟友,負責國內一切意識形態政策、宗教警察等日常生活事宜,他們的理念,自然跟沙地權貴的作風背道而馳。

近年瓦哈比教士在沙地王室暗許下,積極拓展海外勢力,例如塔利班、「伊斯蘭國」(IS)等都有其影子,以換取不干涉王室貪腐的默契,這無疑是一個「不神聖同盟」(Unholy Alliance),不過,對既得利益集團而言,起碼目前是行之有效的。穆罕默德為了鞏固權威,保守教士同樣是絆腳石,他決定在沙特興建不用遵守沙里亞法的杜拜式特區,讓女性有權駕車等新政,固然都是讓沙特邁向現代經濟、不再單一依賴石油的必經階段,但同時也觸及瓦哈比教士的底線,雙方角力已經白熱化。兩面作戰,歷史上的結局,通常勝少敗多。

假如穆罕默德的所有計劃都成功,國內政敵肅清、權貴就範、教士服從、大權獨攬,鄰近遜尼派國家又全部變成附庸,唯沙特馬首是瞻,沙特以全國的財力促進經濟轉型、遜尼派現代化,再整合為一個有紀律的陣營,就像近年在沙特帶領下向也門出兵、制裁卡塔爾那樣,足以成為世界的一極。論綜合實力,有豐富石油、先進武器、宗教加持的「大沙特」,美、俄、中、歐之後的世界第五強,或許就輪到它了。

問題是穆罕默德的對立面勢力龐大,稍一不慎,沙特可以四分五裂,激進份子隨時獲得大量武器、資源,無論是豪富權貴、還是瓦哈比教士,要是決心玉石俱焚,都足以製造比「伊斯蘭國」更厲害的怪胎搞局。至於鄰國的潛在反彈、什葉派武裝的回應、土耳其等同樣希望成為「哈里發」的國家暗中拖後腿,種種危機,更是不在話下。這樣的亂局一開,隨時不再是區域戰爭,而是世界大戰。這樣的變數,誰敢預測?

小詞典:瓦德利王子 (Al-Waleed bin Talal)

沙特首富,沙特立國者費薩爾沙特國王之孫,有「阿拉伯巴菲特」、「中東股神」之稱,目前資產估計180億美元,最高峰時曾位列《福布斯》富豪榜第五位,持有包括蘋果、Twitter在內的大量不同公司關鍵股份。2017年11月4日,因為涉嫌貪污、洗黑錢、賄賂等罪名,被沙特政府拘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