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日星期五

「中日大辯論」的語言偽術

中日關係惡化,兩國最高層直接捲入一場大辯論,雙方都聲稱愛好和平,也就是學術界說的「現狀捍衞者」;而認為對方是和平的潛在威脅,也就是「現狀挑戰者」。這場辯論又衍生出兩國當中有否產生軍國主義的可能、中日甲午戰爭會否重演、一九一四年的英德關係與現時中日關係能否類比等一籃子次議題,一時間好不熱鬧。但問題是,究竟什麼是「現狀」?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思想右傾,要在中國崛起時保住日本競爭力和國際地位,希望修憲、強化軍備、鞏固美日同盟、提倡民族主義,這些都是客觀事實。走這一條路,主觀意願不會希望開戰,卻難免製造和鄰國的摩擦。

無論日本承認與否,中國崛起改變了美國在亞太區的獨大地位,在過去數年已成為「現狀」,而中國改變原現狀的過程,依靠的基本上不是軍備,而是經濟力量。日本希望扭轉此「新現狀」,卻開宗明義要依靠外交、軍事及經濟的綜合力量,帶來之危險自然比中國改變原現狀的更大。日方聲稱在捍衞世界秩序,其實是要改變中國崛起後的新秩序,兩者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然而,中國不少評論動不動就跳躍到結論說:「安倍是為了日本軍國主義復興」,同樣是斷章取義的語言偽術。究竟什麼是「軍國主義」?

自從華文大眾媒體不斷濫用這詞,「軍國主義」的定義愈來愈模糊,也不大為學界重視。不過,一般學術演繹還是有一些基準,才可判斷有否軍國主義的存在,例如牛津大學教授霍華德(Michael Howard)的「軍事機構的重要性佔全社會最重要之位置」、研究二十一世紀軍國主義的英國學者馬丁.肖(Martin Shaw)的「社會關係由軍事關係主導的社會結構」、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創所所長何方的「對外實行軍事第一和對外不斷侵略,對內實行法西斯(軍部)專政和統制經濟」、日本政治學者丸山真男的「一個國家或一個社會,為了戰爭或準備戰爭所形成的意圖與制度,此意圖與制度佔有半永久性的最高地位,使政治、經濟、教育、文化乃至國民生活的全部領域,均從屬於軍事價值的思想及行動方式下」等等。今天典型的軍國主義政府,只有北韓。

日本目前最受外間批評的行為,包括拒絕正式就二戰時作為軍國主義國家的行為道歉等,但邏輯上這不能等同要軍國主義復興,正如中國從沒有為昔日侵略朝鮮半島一類戰爭道歉,但不等於中國有意再出兵朝鮮半島。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但這行為遠遠沒有去到像上述定義所言,足以主導日本社會關係的層次。

日本右翼修改教科書,政府列出釣魚島為其「固有領土」,屬於民族主義行為,幾乎為各國右翼所共有,但其實近年信奉激進民族主義的日本人從來不多。日方即使修憲成功,乃至能派自衞隊外出作戰,也不代表軍隊能超越文官政府,或軍方的影響力有根本調整。

換言之,日本目前遠沒有形成「軍國主義」的制度、結構或意識形態,有的只是希望調整中國崛起後亞太勢力平衡之心態。兩者同樣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