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7日星期三

李克強在非洲—哪些非洲人喜歡中國?

在周恩來首次訪問非洲五十周年之際,中國新任總理李克強訪問非洲三國,官方媒體紛紛強調「中非歷史友誼牢不可破」。但究竟當代非洲人怎樣看待中國崛起,又是否真心歡迎中國進入非洲,這都是近年國際關係學界的新興熱點,筆者對此也分別在東、西非國家做過一些訪談和民調。今天先說歡迎中國進入非洲的原因,而持這派觀點的,一般是非洲上層社會精英。

對他們而言,「中國入非」的最大賣點,就是提供所謂「沒有附設條件」(No Strings Attached)的援助。所謂「沒有附設條件」,完全是針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借貸條件,例如IMF要求非洲國家擁抱市場經濟、「微調」國有化產業結構、進行多黨制民主選舉等,這些條件不少無視實際情況,令非洲國家借貸後,往往反而更窮,還滋生更多問題。

這時候,中國作為另類選擇出現了,非洲國家對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可以討價還價,也得到發展經濟的新動力,上流社會最能享受經濟發展成果,自然對北京心存好感。由於取得能源是中國在非洲的主要目標,最歡迎中國進入的,自然是各國的能源產業工作者,他們往往也是非洲最「暴發」的一群人。

不過,受惠的畢竟不止一小撮人。近年不少新興建的基礎建設,例如公路、醫院、體育館等,往往是中國援助興建,作為中國投資非洲能源的配套設施,因而非洲人在耳濡目染下,也容易認同中國在非洲是「做實事」。從前IMF的貸款,不時被用來購買無用的西方貨物,被視為「新殖民主義」的象徵,中國卻願意在爭取能源時順道處理基建,這對爭取非洲民心確有幫助。現在IMF的借貸基準正有所改變,明顯是因為中國利用了這個空子,成功打進非洲,但後悔已經太遲。

一些老一輩的人,特別是曾經傾向左翼運動的社會活動家,也對中國保留浪漫化的遐想。當年毛澤東的非洲政策雖然好大喜功、脫離現實,單是一條嚴重超支、建完卻變相得物無所用的「坦贊鐵路」,就長期淪為西方笑柄,但畢竟樹立了中國在第三世界「反帝」、「反殖」的形象。雖然新生代對這些形象已不大賣賬,但是在那些年,北京作為抵禦西方壓迫的精神效能、作為非洲民族主義的天然盟友,在好些老人心目中依然不能低估。每當中國受到批評,他們都會走出來辯護,儘管世界已經改變,中國的非洲政策也已完全改變。

問題是,假如大家只閱讀官方媒體,得到的訊息就只有正面資訊,那中國就不會面對今天的軟實力危機了。非洲人原來對中國的感覺確是不俗的,但隨着中國企業大舉進入非洲,新一輪矛盾已全面激化,那是什麼?筆者明天再介紹。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