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0日星期三

英美與香港一國兩制的悖論

香港雨傘運動發生後,不少現場朋友寄望英美政府不要再停留在口頭關注(也就是「抽水」)的階段,而要作出「實質支持」。這態度自然會被北京演繹為「勾結外國勢力」,但當北京對「勾結」的定義定得太廣,提出上述建議的人,更不會覺得這樣「勾結」有任何問題。但即使是這樣,還是有具體問題需要思考的,那就是英美一旦不承認香港「一國兩制」在確實執行,會有什麼後果?

按直線思維,只要英美公開質疑「一國兩制」是否成功落實,那就是宣示中英聯合聲明對「一國兩制」的承諾沒被切實執行,從中能給予北京一定壓力,以減少其日後對香港的干預。

不過,這思維有以下盲點,首先是中英聯合聲明實在是一份聲明,沒有說明一旦任何一方被另一方認為違背承諾,可以有什麼後果,正如中方在香港回歸前批評彭定康「三違反」,也沒有能力改變什麼。而其他途徑給予中國的壓力,唯一有效的行為不是任何言詞的批評,而是破壞香港作為中國「外滙提款機」及「地下洗錢機」的功能,但這對英美並無好處,且對香港本身更是致命打擊。

介入與否 港人兩難

月前曾與一些外國學者討論過這議題,他們很疑惑的問,香港人真的希望英美批評「一國兩制」麼?以美國為例,當初通過《香港關係法》,並非為了捍衞香港民主自由,而是為了論證香港不同於中國內地,以合理化美國繼續以另一套準則對待香港,例如商貿稅收、投資條例與簽證程序等。

當時有美國政客質疑,中國會否利用香港當白手套,透過這些美國優惠「走出去」,潛台詞就是一旦「一國兩制」實質上不存在,或被美國主流輿論認為不存在,那些對香港的優惠就應該一併取消。當然,這涉及美國在港投資的具體利益,不容易完全扭轉,但要是真的扭轉,首當其衝的只會是香港,而不一定傷到北京。

這是否杞人憂天?似乎不是。近年類似討論在台灣政界就頗多,因為以香港人身份移居台灣、投資台灣等,都是遠比內地人方便的,但台方也發現利用香港人身份走去台灣的內地單位愈來愈多。原來給香港人優惠是因為歷史原因與文化原因,現在被濫用,似是本末倒置,乃至適得其反。因此,台灣一直有聲音要收緊香港移民,或改變香港企業投資的法規,前提也是一樣,便是「一國兩制」已名不副實。

以上的邏輯演繹,給予港人一個兩難的困局。客觀上,香港確實受惠於「一國兩制」政策,目前享有的國際待遇,確是因為各國承認香港不同於中國內地。因此,港人知道「一國兩制」的寶貴,很擔心底線被破壞,部分朋友並希望「外國友人」能加以支援。但一旦這些「外國友人」動真格,不承認「一國兩制」,首當其衝的卻可能是香港本身。然而,要是他們袖手旁觀,北京同樣會加緊以「中國邏輯」演繹「一國兩制」。想到這裏,外國學者只能苦笑,大家又何嘗不是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