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五年將至,不少媒體已回顧二○一四年十大國際新聞,本報EJ Global前周也製作了相關專題重溫。但在香港,不少十分重要或具相當潛在影響力的國際大事,卻因種種原因未被充分關注,有時是版面需要,有時是被同期其他新聞蓋過,有時是事發地方根本不為華人社會認知,總之值得大家以滄海遺珠角度重溫。
法國示威學生被殺事件
第一宗發生在法國。過去一年,一直爆發以左翼社運人士與學生為主的反對興建水壩大示威,原來只屬地方層面的事。不過,在十月一名二十一歲大學生在示威期間被手榴彈炸死,終於激起全國反彈,也令針對警察的不滿總爆發。
這新聞之所以重要,在於法國一方面是「示威大國」,大學生的示威傳統十分勇武,甚至有「沒有參加過示威不算畢業」一說,而警察的處理方式也同樣激烈,令示威與鎮壓早已沒有新聞效應。但另一方面,誰也想不到有可能真的搞出人命,這條紅線被逾越了,後果就超乎想像。結果,很多一直支持強硬處理示威的政客,都紛紛要劃清界線自保。早前筆者曾與訪港的巴黎副市長見面,他就透露此事對全國民情反彈的深遠影響。
香港雨傘運動期間,不少朋友拿國際案例來類比,也有提及法國使用催淚彈的「國情」,來論證香港警察行為的合理性。但正如這位副市長與筆者交談時提及,法國群眾的勇武傳統與警察的處理比例是相輔相成,而群眾的燃燒彈及警察的催淚彈也算是合乎比例,大家才司空見慣,所以當出現死亡案例,就超出「比例性」這個大原則。這分析可圈可點,反映處理群眾運動並沒有絕對劃一基準,必須顧及不同地方的民情、傳統及當時的比例問題。假如詳細量度法國學生被殺前後的民情,足以是量化「比例性」的理想根據,也可以成為其他地方的參考榜樣。
此事對法國政治的影響同樣不能忽視。學生遇害後,法國環保部長首次公開質疑興建水壩的項目,明顯是民情逆轉,令政客不得不重新評估形勢。而近年法國與歐洲其他國家一樣,出現了右傾趨勢,極右政黨國民陣線在前領袖勒龐的女兒馬琳勒龐帶領下,更逐漸走向主流,成為下屆總統大選的有力競爭者之一,前總統薩爾科齊就是以「唯一能戰勝極右候選人」為號召,希望捲土重來。
這時候,左翼運動忽然聲勢大振,不一定使運動本身受惠,卻可能令支持立場鮮明的兩極組織得到更大群眾基礎,而警察成為全國焦點,也容易令政客借題發揮。這些一切,都是這麼遠那麼近,不是與大家身處的地方有點相似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