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9日星期四

不存在的國家:那些年的夏威夷王國與香港

談及香港涉外關係,「白手套」功能至今都是重中之重,而這方面的歷史往事,不少頗具啟發性。香港和一些今天已經不存在的國家也有互動,就鮮為人知,例如昔日的夏威夷王國(Kingdom of Hawaii)。

早年大舉引入華工

夏威夷王國的領袖並非被西方視為「土王」,而是貨真價實的主權國家國王,特別是1843年後,夏威夷王國通過與世界各國簽署公約,大大提高了自身在國際社會的認受程度,美、英、法等列強都承認夏威夷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英屬香港自然也不例外。

夏威夷王國與中國民間交流頻繁,因為夏威夷本地勞工短缺,王國大舉引入華工,不少華人到美國前,也會以夏威夷為中轉站,而夏威夷引入勞工的窗口,卻是英屬香港。活躍香港、澳門的廣東商人陳芳,甚至在夏威夷王國落地生根,娶了夏威夷國王的義姐為妻,成了夏威夷貴族,也被大清帝國委任為官方駐夏威夷代表,晚年回國落葉歸根,在港澳社會都頗有善舉。這樣的「港夏」民間交流,一度十分蓬勃。

曾於香港、夏威夷兩地奔走的華人當中,今天更著名的,自然還有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孫中山曾在香港就讀中學,1878年赴夏威夷王國首都檀香山投奔兄長,並在當地教會學校上學,1882年以優異成績畢業,還收到夏威夷國王卡拉卡瓦親自頒發的嘉許證書,今天到夏威夷的華人,無不憑弔孫中山求學、生活的相關景點。隨後孫中山一度在香港、廣州和夏威夷之間往返,又入讀香港華人西醫書院(香港大學醫學院前身),畢業後於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香港則是籌款、行動大後方。

雖然夏威夷王國對華人總體友善,但對政權虎視眈眈的美國人開始擔心華人過份膨脹,對夏威夷當局施壓,要加緊管理華人,香港從中也為夏威夷扮演了關鍵角色。例如1883年春,有7艘蒸汽輪船、載著3400名中國男性勞工移民,在未知會夏威夷當局的情況下抵達檀香山,其中5艘來自中國內地(另有2艘來自洛杉磯),後經調查,原來5艘來自「中國」的輪船都是從英屬香港出發。清政府告知夏威夷,對英屬香港事務不具管治權,因此也無法對英屬香港出發的勞工作出限制,這可算是運用香港灰色地帶的早期案例。夏威夷唯有聯絡英國駐港總督,才就引入華工的管理事宜達成協議。後來在1884年,英屬香港與夏威夷王國就兩地匯票制度合作問題,簽署單獨條約,今在夏威夷關於「夏威夷王國對外條約」的記錄中,這份與英屬香港簽署的條約,與當時夏威夷同美英法等國簽署的條約,被收錄在一起。

不久夏威夷王國覆亡,在正式成為美國一個州之前的數十年,身份變得有點像英屬香港:美國版本地香港、「白手套」。孫中山最終革命成功,全賴海外華僑、支持者、輿論支持,而他善用英國、美國的兩大白手套,也是關鍵之一,既利用了兩地的華人人脈和資源,又和英美政府建立了若即若離的默契,可說是白手套最成功的早期用家。不知道今天到夏威夷旅遊的港人,還有多少知道這些往事?

小詞典:刺刀憲法(Bayonet Constitution)

1887年,夏威夷王國爆發無血革命,一群美國支持的政府官員、軍人和傳教士策劃政變,強逼卡拉卡拉國王通過新憲法,大幅限制王權,令國王變成比立憲君主更不如的虛君,同時推行民主選舉,但只容許大地主投票,為白人不足十年後顛覆夏威夷王國政權奠定了基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