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在台灣舉行的研討會,受到親北京媒體高度關注,令獨立問題的討論再次出現。
本欄多次說過,從國際關係現實主義角度看,港獨可能性是零,香港能違背中國利益的可能性也是零,誤導它有任何現實可能性的言論,無論當事人動機如何,都未免不負責任。
筆者認識的國際關係學者當中,從來沒有人認為港獨是真議題,即使是同情香港民主運動的國際友人,對這種討論也普遍覺得反感,但在網絡世界,始終有不少網民有種種遠離現實的認知。
這背後其實是一個認識論的問題:新一代接收資訊的方法,通常是在網絡世界「非脈絡化」(decontextualized)地搜尋關鍵字,然後從若干典籍、理論、語錄、故事、神話當中,選擇自己適用的部分,予以無限放大,而無視宏觀圖像。關於獨立的理論,這方面的問題尤其明顯,例如可以從所謂「民族自決」談起。
自決屬大國所需的理論
根據理想主義的演繹,「民族自決」是一種理念,讓任何「民族」都有權利決定自己的政治體制,由美國第28任總統威爾遜在一戰後發揚光大,也被寫進聯合國憲章。
問題是,以上的演繹,只是淨化了、去脈絡化的理想主義演繹,放在現實主義的語境,就全不一樣,因為沒有人能定義「民族」、也沒有人能定義「自決」,這完全是一個可以被任意搬龍門、讓大國各取所需的「理論」。
首先,一戰前後強烈支持「民族自決」的,除了威爾遜,還有另一大國蘇聯的列寧,他自然不是出於任何理想主義,而是認為這概念能瓦解歐洲列強,讓蘇聯有機會擴張,就像蘇聯基於同一原則,讓烏克蘭成為聯合國創會成員,卻只是為了在聯合國多一票,與理念完全無關。威爾遜本人也許是理想主義者,但美國推動這概念,就像推動「門戶開放」一樣,背後也是為了在國際關係後來居上,這樣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一戰後的「民族自決」,其實是為了瓦解三個戰敗的帝國:德意志、奧匈、鄂圖曼;至於二戰後的「民族自決」,則是為了瓦解走下坡的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國。
然而仔細看整個非殖化過程,絕非按民族自決原則落實。非洲團結組織甚至明文規定,必須尊重殖民時代邊界,以免各殖民地內部的民族矛盾全面爆發,否則非洲幾乎每一條村都可以自稱「民族」,隨便就可以分裂成數千個獨立國家。此所以哪怕殖民地的邊界再不合情理、內部矛盾再多,都依然被當作鐵律。去年歐盟反對加泰羅尼亞獨立,列強反對庫爾德獨立公投,一切都違反被片面演繹的理念,卻符合相關國家的憲法,也是基於類似計算。俄羅斯理論上也是一個聯邦,憲法理論上已尊重了境內不同民族,而車臣叛軍失敗後,也沒有西方國家敢煽動俄羅斯內部不同民族獨立,反而是普京通過同一原則,「合法」兼併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總之,這些理論不是為了實踐而存在,只是為了成功者自圓其說而存在。
虛擬與現實,屬於平行時空
另一個網絡世界常見的誤解,就是看見各地本土主義興起,卻沒有看見這現象的一體兩面:越多反彈,反而反映全球化相互依賴的結構越來越難改動。一方面,全球化時代令各國精英成為贏家,資本、(高端)人口、貨物、訊息輕易全球流動,另一方面,令各國的輸家變得進一步內向,只能訴諸保護主義、族群主義、排外主義,延緩自己被全球化淘汰的命運,這在過去數年,我們已有多次講述。本土情懷的弘揚,自然有價值,問題是,針對全球化的這種本土主義只是回應式的現象,並不存在純本土主義可以在全球化時代獨善其身的能力。就像英國即使公投脫歐,主流政客也千方百計希望使用「瑞士模式」、「挪威模式」,來延續和歐洲市場的關係,而不是自絕於全球化世界。今天各大經濟體主導的各大板塊,已經相當穩固,板塊內部要脫離母體獨自生存,唯一可能性就是母體同意、並認為這符合其利益,例如美國讓北太平洋的帛琉獨立那樣,否則片面獨立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加上伴隨大數據時代的出現,結局反而是全球威權主義、大國愛國主義同步興起,令格局變得更僵化,本土主義即使可以有一時三刻的聲勢,但到了現實問題不能解決,上述結構性問題就全盤出現。
此外還有不少朋友以為有網民支持一些獨立運動,就反映運動存在「momentum」,其實在現實世界,兩者關係卻可以恰恰相反。正如本欄多次介紹,像尼日利亞比亞法拉獨立運動這類題目,在網絡世界一直不乏支持,有自己的組織、領袖、活動、童話、圖騰、編年史,但在本國的處境,卻是連邊緣化也談不上。背後脈絡其實很清楚:這些運動是一個一個的「虛擬國度」,通過建立小圈子圍爐取暖,參加者可以得到現實世界不能獲得的資源、存在感、注意力、戰鬥平台、時間消耗、快感與仇恨,乃至通過成為「KOL」得到課金。但這一套在現實世界,是很難轉移出去的,何況諷刺的是一旦目標達成,這些虛擬國度的遊戲設定,就要全盤推倒重來,反而令參加者失去永續目標,變得若有所失。假如誤會平行時空的故事,屬於現實世界,就是悲劇了。
在國際關係的現實主義觀,無論中國的國家政策如何、政體如何,基於上述結構性原因,香港的存在,都絕不可能牴觸中國的根本利益。即使在港英時代,英國也一直和中國有默契共同使用香港,甚至為了中國在香港的利益,和老大哥美國出現不少衝突。在現實主義框架的數千年案例,找不到例外。依然樂此不疲談獨立的人,只有兩類:無可救藥的天真,或無可救藥的邪惡,兩者都令現實主義者避之則吉。
小詞典:威爾遜(Woodrow Wilson)
美國第28任總統,民主黨人,學者出身,擁有博士學位,1913-1921年在位,期間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威爾遜是理想主義者,一戰後提出「十四點原則」,包括民族自決,因調解和平而獲諾貝爾和平獎。然而連美國本身也拒絕加入他倡導的國際聯盟,民族自決原則重構的新歐洲則危機四伏,反而間接引起了二次大戰,應如何評價他的理想主義,一直是現實主義者的一大辯論課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