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1日星期五

《十二夜》與國際關係:狗會成為「非人類人」?

不知道台灣紀錄片《十二夜》能否算是主流電影,但對愛狗之人而言,該片無疑十分震撼,筆者也因為剛從Hong Kong Dog Rescue領養了一頭哥基犬,而感到格外動人。

電影講述台灣動物收容所收留因各種原因被遺棄的狗隻,卻只讓牠們留下十二日,沒有人領養,就要拿去人道毀滅。由於狗隻的生活環境類似集中營,不再享有獨立性格的尊嚴,一切被機械式的動作處理,籠內致命犬瘟處處,乃至出現餓狗對同伴屍體「犬相食」局面。即使幸運被人領取的,也有可能落入非法屠宰的狗肉戶手上。最終得到美滿結局的,就像熬過納粹集中營的幸存者,恍如隔世。

動物經歷「被進化」

但這跟國際問題有什麼關係?關係就是動物在國際社會中,正經歷一個由非人類「被進化」為某種形式的「人」之過程,這涉及人類對動物認知的根本轉型,其中最明顯的例子是海豚。

據大眾理解,海豚常被當作最聰明的動物之一,除了能領會人類指令、和同伴有效溝通外,甚至還被招攬作軍事用途。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就順道把烏克蘭海軍訓練的「間諜海豚」一併沒收。年前,關注海豚和鯨魚權益的科學家和環保人士組成「赫爾辛基聯盟」,通過《鯨類生物權益宣言》(Declaration of Rights for Cetaceans)。其中重點,就是認為這些鯨類生物和人一樣有「自我意識」,乃至擁有本身的生活方式,因此也和人一樣有生存權利,捕殺鯨類生物的人也就是「謀殺犯」。

由於這涉及革命性定義,不少國家認為宣言不設實際,但也有國家認真看待。例如在印度,政府就初步禁止海豚表演,並承認海豚的「非人類人」(Non-Human Persons)身份。這概念的其中一個主要倡導者,是In Defence of Dolphins: The New Moral Frontier作者懷特(Thomas White)教授,他開宗明義要製造新的「道德疆界」,也就是要顛覆人類對動物的既定想像。

然而,就是真的有這樣的身份存在,究竟哪些動物在動物農莊中享有「非人形人」待遇,也是充滿爭議的。就以海豚為例,也另有科學家從最新實驗論證「海豚智力有限」、不能複雜思考,智商甚至比不上大家拿來食用的雞隻,這結論和「赫爾辛基聯盟」的觀點南轅北轍。

為什麼不同動物在人類倫理中有不同待遇,赫爾佐格(Hal Herzog)的《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一書有十分有趣的討論。此外,不同國家的取態,自然也和各自的文化有關,例如日本就對美國駐日大使卡羅琳批評其捕豚血腥不以為然,認為是「不尊重文化差異」。

回到《十二夜》的狗隻,在目前社會狀況下,提倡「領養不棄養」固然值得,但關鍵還是要什麼時候社會普遍接納個別動物為「非人類人」。相信隨着科技進步、社會進化,這議題早晚會成為討論焦點,因為這並非天方夜譚。近年科技,已逐漸簡單掌握動物語言,要是精準的「動物溝通器」全面普及,讓人類知道動物所思所想,「非人類人」的概念,也許變得沒那麼驚世駭俗。甚至有環保人士認為,在人權運動興起前,不少奴隸主人認為奴隸和動物一樣不享有人權,只配負責毋須思考的勞動,現在這樣說的話大概就要坐牢。

「非人類人權」運動,只是在「人類人權」運動完滿結束後的下一波「人權運動」罷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