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8日星期五

濟州海難:回望「南韓香港」的危與機

南韓濟州發生嚴重海難,想起數月前,筆者才於南韓外交部接待下到訪當地,倍感痛心。一般遊客常以為濟州是個單純的度假勝地,其實當地政治經濟景觀也十分特別,值得略作分析。

今天濟州的身份並非單純地方政府,而是南韓唯一的「特別自治道」,與作為中國「特別行政區」的香港、澳門頗為相像。事實上,濟州擁有自治身份的歷史並不長,在香港回歸後整整九年的二○○六年七月一日才正式升格,也不像香港那樣由別國殖民地過渡,而是直接由南韓中央政府製造出來。「濟州特道」的成立確實參考了香港,定位就是要成為「南韓的香港、新加坡」,去重新帶動南韓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地位。

濟州「特別」之處,在於除國防及外交以外,基本上享有「高度自治」;而比香港更「特別」的是,相關權限原來不屬於地方政府,都是在二○○六年之後才被下放。例如濟州以韓、英雙語為通用語言,自治政府能自行任命境內次一級地方官,也可自行訂立稅收制度,讓貨物出入免關稅,以大舉吸引外資。濟州也有和南韓本土不同的簽證制度,為吸引遊客,給予不少須簽證進入南韓本土的國家免簽證待遇,最明顯受惠的就是中國。為貫徹自治,濟州也在二○○六年後招募本身的「自治警察」,這在南韓境內獨一無二。

然而,在機遇的背後,也不難發現濟州的種種潛在挑戰。首先是濟州這類直接由中央下放權力的「特道」,雖能發揮地方優勢,卻難免加強和中央的差異,必然會發展出「濟州本土主義」。

高度自治 尾大不掉?

濟州「自古以來」曾是獨立國家「耽羅國」,後來雖被併入高麗,但無論在蒙古遠征期間,還是日本殖民時代的強制遷移,都令濟州的戰略位置得到強化。就是在二戰後,濟州也爆發了連串挑戰南韓政府的騷亂,估計死亡人數達三萬。這些歷史在今天不可能完全被遺忘,就像沖繩至今也遺忘不了琉球王國史,以及二戰後期慘烈的(半強迫)殉國潮。

濟州的特別政策會否影響南韓本土也存在疑問。以給予遊客免簽證待遇為例,確實令中國遊客大增,但也開始浮現中國人偷渡到南韓本土一類問題。為吸引旅客,濟州近年「開發」大量景點,包括好些巧立名目的博物館。

《華爾街日報》一篇十分有趣的文章,便講及濟州忽然湧現百多所博物館的「博物館災」,像毫不相干的「希臘神話博物館」和展覽性商品的「秘密花園博物館」,就因獲政府資助而紛紛成立(當然,也有支持「博物館熱」的聲音來自中國)。濟州更改了「品位」,也令一些原來會到濟州度蜜月或度假的南韓人轉到國外,令其變成學校畢業旅行的熱門地點,難免有人慨嘆南韓最後的樂土也淪陷。

最棘手還是濟州「升格」後,又成為美軍基地,令當地的一切「特別」政策,不必要地捲入中美關係一類國際紛爭內。

由於南韓賦予美軍自由行動的權利,中國難免視濟州為「美國重返亞太」的又一中途站;濟州人看見沖繩美軍基地的爭議,也出現了反美運動。

濟州在中國資金與美國軍力之間如何平衡,自治政府又會否因為討價還價的籌碼增加而尾大不掉,只能走着瞧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