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5日星期二

中非共和國:下一波盧旺達大屠殺?

非洲有一個國家名叫「中非共和國」,基本上沒有地緣政治重要性,也無大國非爭不可的天然資源。其實,該國盛產鑽石,鑽石卻改變不了其命運,反而助長軍閥混戰,常被非法武裝組織開採「血鑽」,監管國際鑽石貿易的「金伯利進程國際證書制度」(KPCS),已暫停當地的國際鑽石交易資格。

以往這個國家為世人所知的主因,在於三十多年前出了一個暴君博卡薩一世(Bokassa I)。他自視為「非洲拿破崙」,並仿效其典禮稱帝,下台後被揭發愛吃人肉,據說曾命令廚子把政敵烹調為「烤全人」(當然,這是政敵傳出的片面資訊)。

國際社會未有重視

時至今日,中非共和國再次爆發嚴重內戰,或出現下一波大屠殺,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甚至拿二十年前的盧旺達大屠殺來警告。當年盧旺達的總死亡人數,估計為五十萬至一百萬,也就是全國人口的五分一。但為什麼媒體對可能出現的「新盧旺達」還是毫無關注?

和盧旺達的胡圖族與圖西族衝突相比,中非內戰更加複雜。當地主要有三個交戰方,包括:前總統基督徒博齊澤(Francois Bozize)的支持者、推翻博齊澤的穆斯林民兵及反擊穆斯林民兵的基督徒民兵。不過,戰爭發展下來已變成全國大混戰,敵友難分,國民紛紛逃亡國外。

然而,根本矛盾還是存在於穆斯林與基督徒之間。在這個基督徒佔八成五的國家,穆斯林叛軍初時濫殺基督徒,到了後者武裝起來,穆斯林也就變為被清除的對象;加上穆斯林相對富裕一點,隨之而來的貧富衝突,也就一併爆發。

這樣亂局,卻沒有大國覺得十分嚴重。中非的前宗主國法國,去年已出兵另一非洲國家馬里,雖然在中非也有行動,但不太願意獨力承擔。何況法國被盧旺達譴責為「助長大屠殺發生」,這宗公案已成為法國在非洲的心魔,「盧旺達式屠殺」這類形容,反而挑起法國外交界的複雜情緒。還有,上次出兵馬里,與該國歷史名城廷巴克圖被破壞有直接關係,中非卻連這樣的關注點也沒有。唯一對中非資源及領土有具體利益考慮的國家,只有中非鄰國乍得等,但乍得派出的維和部隊卻被揭發濫殺平民,反而成了衝突新泉源。

就中非或出現大屠殺的警告,除了因為已出現針對整個穆斯林群體的殺戮,還在於反人類文明的現象全面出現。據記者與志願工作者的報道,集體強姦、酷刑虐待等情況屢見不鮮,不少地方武裝分子以斧頭一類原始武器攻擊對手,過程血腥,也有刻意在醫院一類「安全」地方大開殺戒的恐怖行為。最令人吃驚的,還有個別暴徒繼承博卡薩一世的嗜好,公開殺死敵人後,割下其部分肉體吃下肚,企圖以此威嚇對手。不過,有關案例在華文媒體中,被加油添醋為「中非出現食人族」,最後又落入獵奇的套路。

日前,聯合國安理會終於通過派出一萬二千名維和部隊,並授權他們與二千名法國士兵並肩作戰。國際傳媒對相關新聞不怎麼注視,這卻可能是終結中非亂局的最後嘗試。諷刺的是,即使成功也難以成為聯合國維和部隊聲望的轉捩點,原因是一般人連「中非出現危機」也沒有興趣。

由此可見,聯合國只派出維和部隊的做法,已不足以根治這類危機,其實令危機惡化的原因,是包括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度不足。這是不能單用軍隊解決的,也許可以透過由聯合國招募記者直接報道消息而慢慢改善。假如聯合國一類組織有自身的強大宣傳機器,把世人應關注而沒關注的危機消息傳遍開去,突破目前媒體格局,這影響才是劃時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