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1日星期四

全球首位球王總統:利比里亞韋亞當選背後

傳奇球星韋亞(George Weah)當選利比里亞總統,快將正式就職。早在他2005年第一次選總統時,我已在其他報章撰文,介紹過他作為「名人」身份的利弊,到了現在當選,其實涉足政圈已經10多年,也有了國會議員身份,再不是政壇初哥了。但為什麼他能夠順利當選,除了世界足球先生的光環和人氣,其實一切,依然是政治。

韋亞比前輩頗遜色

單論個人履歷,韋亞比起好些球王級的前輩,其實頗為遜色:管理經驗是零,連球隊管理層也沒有當過,沒有任何專業資格,申報的學歷又是來自沒有認受的「野雞」大學,加上長期在國外,一切一切,都很難令人有信心。

他當選國會議員後,據報甚少出席會議,也沒有提出過任何法案,似乎在意身份,多於具體工作。但利比里亞人依然信任他,固然是認為球王的國際網絡,對國家發展、宣傳、爭取外援都有幫助,也對韋亞作為青年人榜樣有信心。加上利比里亞內戰多年,一個能團結全國的明星,比傳統精英、專業人士更重要。

韋亞最終得票比民調要好,除了個人魅力,還必須注意他的副總統競選拍檔——泰勒夫人(Jewel Taylor)。這位女士除了也是現任國會議員,還是前第一夫人,丈夫是前總統軍閥泰勒(Charles Taylor)。利比里亞立國以來,都是美國歸僑精英主導,直到軍人多伊(Samuel Doe)在1980年發動政變,處決前總統,才顛覆了一切;後來把多伊推翻的,正是另一名軍頭泰勒。多伊最終遭殘酷虐殺,生殖器被割掉、再放在其口中,整個行刑過程拍成錄像,至今在網絡隨處可見,負責處決的「王子」約翰遜(Prince Johnson),正是泰勒部將。

後來利比里亞民主化,泰勒「參選」總統的「政綱」空前絕後,被演繹為「他殺我爸、他殺我媽、但我還是要投他」,就是恐嚇選民後果自負。

後來泰勒因為國內暴政、卷入鄰國塞拉利昂內戰,成為戰犯,被判囚50年,目前正在服刑。

泰勒下台後跟夫人離異,但兩人依然緊密聯系,而泰勒對自身家鄉也不是沒有建樹,依然有穩定勢力。泰勒夫人的政黨,正是泰勒一手創建,這次和韋亞的政黨結盟,明顯是利益交換。

只屬大聯盟當選

更有趣的是現任利比里亞總統瑟利夫(Ellen Johnson Sirleaf)的態度。這位總統在2005年擊敗韋亞,本身是哈佛大學畢業的傳統精英,曾任職世界銀行高層,2011年更獲諾貝爾和平獎,有了國際加持,已經有半神級地位。

韋亞當選國會議員時擊敗的,正是瑟利夫的兒子;泰勒夫人力推的反同性戀法案,也被瑟利夫擱置。

但在這次大選,韋亞的對手雖然是瑟利夫的副總統,瑟利夫卻保持中立,還與韋亞、泰勒夫人共同出席公開活動,被看作為韋亞站台。雖然瑟利夫否認有傾向,但她不支持副總統這訊號,已經足夠強烈;加上韋亞、泰勒夫人現在都對瑟利夫的政績高度肯定,瑟利夫的支持者自然心中有數。

瑟利夫與美國關系密切,韋亞團隊爭取了她,也是爭取了西方輿論,最終當選,其實是數大勢力的大聯盟當選。不過,日後如何分配利益,就是極大挑戰。利比里亞政壇都不是善男信女,剛才談及那位殘酷虐殺多伊總統的「王子」約翰遜,現在同樣是民選國會議員。韋亞怎樣駕馭這些人?不知道。

小詞典:美裔利比里亞人 (Americo-Liberians)

利比里亞立國,本身是美國解決黑奴問題的一個實驗,當時美國把一批黑奴送回非洲,賦予他們自由身份,這批人就是利比里亞的國父們。他們熟悉美國制度、文化,和利比里亞原住民格格不入,成了利比里亞的精英管治集團,直到1980年多爾發動政變前,一直壟斷國政。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