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7日星期三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還能在位多久?

特朗普上台後,不但部分行政職位還未找到人填補,高級官員的去留也比以往頻密。繼科米(James Comey)、耶茨(Sally Yates)、弗林(Michael Flynn)、普里伯斯(Reince Priebus)、斯派塞(Sean Spicer)、斯卡拉穆奇(Anthony Scaramucci)、 班農(Steve Bannon) 等一眾「巨星」離開後,近月傳得最熱的消息,就是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可能在1月離開這個熱廚房。月前遇見一位華府前外交官時,他言之鑿鑿說這已是「核實消息」。

不過在特朗普時代,新聞和「假新聞」只是一線之差,而且結局往往在最後關頭才改變。總之目前為止,蒂勒森依然是國務卿,但空穴來風,自然未必無因。

經常與總統唱反調

蒂勒森的政績、風格,我早前已有介紹,而他和其他被特朗普辭退的人選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經常高調和總統唱反調。例如他和特朗普對待沙地及卡塔爾,就幾乎站在對立位置;蒂勒森不只一次公開在北韓問題上質疑特朗普,說「特朗普的說話只代表他」,他的北韓觀也曾被白宮反駁。

當中最經典的自然是蒂勒森私下質疑總統智商,特朗普其後在社交媒體公開回應的事件。

這些話宣之於口,在國際社會和傳統精英圈子,自然成了笑話,但亦反映蒂勒森這種豪富背景的人,對老是言不由衷為總統「捱義氣」,感到不是味兒,而和特朗普立場相近的人,又始終難登大雅之堂。蒂勒森作為內閣的(相對)中間派,早已成為另類右派的攻擊目標。

如果蒂勒森真的下台,大熱繼任人是現任中央情報局(CIA)總監蓬佩奧(Mike Pompeo)(其實有理由相信整場風波,都是另類右派製作出來的權力鬥爭)。蓬佩奧是堪薩斯州議員、共和黨內的茶黨成員,曾公開批評斯諾登、阿桑奇等洩密者,目前負責「通俄門」調查,據稱頗得特朗普信任。國際事務方面,蓬佩奧除了和特朗普一樣強烈支持以色列,對北韓、俄羅斯等立場,也都與蒂勒森不同,例如認為應該把金正恩和北韓分開處理,暗示主張政權更迭,蒂勒森則認為不要影響金家,只應強調「支持朝鮮半島無核化」,這也是美國外交部的一貫立場。蒂勒森上月表示「有證據」俄羅斯影響2016年美國大選,但蓬佩奧則以 CIA 總監身份,提到俄羅斯「沒有」影響選舉,後來卻被CIA發公開信澄清。這些徵兆,大概反映蓬佩奧和特朗普更合作無間,起碼上任前是如此。

問題是美國國務卿一職,從來備受尊敬,影響力超過了一般國家的外交部長,是副總統之後的首席內閣成員,全國排名繼正副總統、兩院議長之後,同時握有外交實權,政治上可攻可守,雖然由總統任命,卻往往反映了其他派系利益,內裏有精英集團之間微妙的權力平衡。就像在奧巴馬時代,希拉里擔任國務卿期間,幾乎清一色有自己的班子,但奧巴馬容納了這種制衡,結果促成了大和解,也令希拉里有了拓展政治潛能的平台。特朗普假如找一個既沒有同級政治能量、又不是外交專業出身的親信出任國務卿,美國外交失去制衡,會搞出甚麼大小風波,卻是誰也說不準。蒂勒森多次強調,他這一年依然會在任內,反映他大有可能不會完成任期,他和特朗普的關係如何,也可見一班。

小詞典:蓬佩奧(Mike Pompeo)

美國前眾議員(2011-2017年),代表肯薩斯州,本身是職業律師,也是共和黨內的茶黨成員,政見屬於右翼保守派。2017年被特朗普任命為中央情報局局長,不斷捍衛特朗普政策,被視為特朗普的最忠實支持者之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