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5日星期一

最新國際關係詞彙:「銳實力」

在過去20年,出現了不少國際關係新概念,著名政治學者奈爾(Joseph Nye)提出的「軟實力」(soft power)是其中之一。「軟實力」不斷出現改良版,而最新版本,就是2017年底《經濟學人》封面採用的「銳實力」(sharp power)。名詞推出後,雖然一如所料,不大為中國學界接受,但立刻在西方激起迴響,大概會成為未來西方形容中國的必備詞彙之一。

不能用錢買的「軟實力」

奈爾早於1990年就提出「軟實力」這概念,但在2000年代才普及使用。據其定義,「實力」是影響他國行為、而達到本國期望結果之能力,分為「硬實力」與「軟實力」兩種。「硬實力」由軍事、經濟力量衡量,透過「胡蘿蔔與棍子」(Carrot and Stick,即威逼利誘的意思),迫使他國順從,「胡蘿蔔」(誘因)包括降低關稅、結盟等,「棍子」(威嚇)則可以是軍事介入或經濟制裁,國家的領土面積、軍事與經濟力量等,都是「硬實力」的體現。

不過,隨着時代轉變,「硬實力」不再是唯一有效量度國力的指標,奈爾認為「軟實力」可能更為重要,主張國家可以透過「吸引」或「同化」(co-opt)對手,而非「脅迫」(coerce)其他國家,也能「勸誘」他們作出符合本國期望的行為。而國家的文化、價值觀及政策,都是「軟實力」主要來源。

在中國研究範疇,提起「軟實力」,大多首先想到近年遍地開花的「孔子學院」。其實早在1993年,「軟實力」已經被中國學者注視,被喻為「三朝帝師」的王滬寧當年在《復旦學報》發表名為〈作為國家實力的文化-軟權力〉的文章,可謂「軟實力」概念進入中國的里程碑。王滬寧在文中強調,「軟實力」的力量來自「擴散性」,在文化廣播時,「軟實力」才會產生強大的力量;加上「軟實力」具有非壟斷性,注定不能由一定的國家或國家集團壟斷。在之後十多年,中國推動「軟實力」時,往往以文化為先,到了2007年,「軟實力」更首次寫進中共十七大報告,內裡專門提到要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北京奧運開幕禮,及隨後在世界各國開辦的孔子學院,都可視為上述政策的實踐。

然而,與西方理解的「軟實力」相比,舉國體制下的中國「軟實力」,自然多有不同。據英國列斯大學學者艾利(Kingsley Edney)研究,在實際操作上,中國只會透過外交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華社等官方機構,以及主辦國際會議如博鰲亞洲論壇、環球智庫峰會等,推廣中國的正面形象,並解說由改革開放到中華文化的親和力,這和歐美「軟實力」強調非官方角色,有根本差異。正因如此,西方的中國研究權威沈大偉(David Shambaugh)直言,「軟實力」並不能用金錢購買,多番指出中國「軟實力」未有成效,因為中國政府幾乎全盤操控及管理所有文宣、文化活動,但不同調查發現,各國人民對中國的印象並未有提升,反而隨著中國國力越強,保留越大。問題是,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乃不爭事實,而這種影響力,又的確不完全是「硬實力」而來。假如「軟實力」並未成功,中國這種實力,又是什麼?

希拉里提倡的「巧實力」

2009年,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希拉里出席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活動時,提到一個新名詞:「巧實力」(smart power),對中國的「實力觀」,也有相當啟示。「巧實力」也是由奈爾提出,因為他發現提出「軟實力」後,外界始終存在誤解,因此提出更新版「巧實力」理論,以說明「硬實力」與「軟實力」並非相互排斥;而「巧實力」,就是指將軟硬實力結合的能力。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曾組成委員會研究「巧實力」,尋找後布殊年代的外交出路,結束布殊強調「硬實力」(軍事)的外交路線,奈爾正是委員會成員之一。自此中國外交界、學界亦就「巧實力」作出不少研究,普遍認為這種講求「軟硬兼施」的實力,更符合中國國情。不過由於推動方的官方色彩太濃厚,中國「巧實力」的成效,同樣不大為國際社會肯定,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國際關係學者李明江就認為,中國在東南亞海域的安全行為,與中國推動「巧實力」的原意互相矛盾。似乎中國實力的國際投放,另有模式。

馬基維利式「銳實力」

於是乎,我們就有了今天的最新名詞,來自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旗下的民主研究國際論壇《銳實力﹕新興威權影響力》一書。這本書源自民主基金會及其三個合作伙伴,於新興民主國家阿根廷、波蘭、斯洛伐克的研究,以探討中國、俄羅斯在當地的影響力。報告指出,中俄兩國近年在這些國家投放大量資源,集中影響當地媒體、學術界、文化界和智庫,利用它們塑造本地民意及對中國的看法。過程中,並不如「軟實力」尋求贏得民心,而是透過操控、歪曲信息,以影響受眾。這就是被《經濟學人》挪用的概念:「銳實力」。

「銳實力」這概念的提出,明顯具有針對性。美國民主基金會一直被中俄指為策動「顏色革命」的源頭,上述報告不斷批評以中國、俄羅斯為首的威權政體,概念也是為其度身定造。民主基金會指出,威權國家利用民主國家的自由、民主環境,通過運用自身政治、經濟影響力,約制及操控當地輿論,例如中國利用人才交流項目、文化活動、教學課程、媒體合作等,俄羅斯則透過電視台RT、研究所等,在網絡及現實社會作文宣工作。這些行為的目的是影響當地決策層和輿論,爭取當地人支持,藉此中和對威權政府的批評。這本來沒有甚麼,問題是基金會認為中俄這些「推廣」行為是操控、審查、威逼利誘,而非「軟實力」追求的「吸引」,會「刺穿」民主政體的本來設定,因此只能稱為「銳實力」。

「銳實力」理論忽然炒熱,自然有其現實背景。近日,澳洲、紐西蘭等國政壇爆出連串醜聞,不少政客、媒體被指受中國收買,難免令西方國家越來越擔心中俄是否已經將國內的一套操控、審查機制「走出去」,滲透到各地社會。從民主基金會的觀點可見,這種憂慮,亦是民主與威權政體之爭;諷刺的是,令「銳實力」迅速走紅,正正反映民主政體依然在國際話語權佔有上鋒,這正是美國「軟實力」的體現。在北京眼中,根本美國的「軟實力」,才是真正的「銳實力」,能影響意識形態於無形,令超級大國蘇聯可以瞬間瓦解,所以進一步爭奪國際話語權,才是王道,並相信那時候,被指持有「銳實力」的,就是美國了。

小詞典﹕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 NED)

美國總統列根於1983年成立,背景是水門事件後,總統權力被國會限制,難以通過秘密手法支援外交,於是乾脆在陽光下,讓國會通過成立一個基金會,以促進世界各國民主化為官方目的,管理支援各國友好團體的經費,經費來源則是國會、國務院的年度撥款,因此可看作是國家行為。中國、俄羅斯等深信NED是策劃「顏色革命」的機構,對任何接受NED及其旗下組織捐款的團體,都視為「外國勢力」合作夥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