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9日星期四

金正恩大棋局

北韓最高領袖金正恩訪華,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是繼位以來的首次外訪。雖然中朝是「兄弟之邦」,但近年關係轉差,這次會面還是轟動全球。目前尚不清楚是中朝哪方主動安排,但由於金正恩稍後將與南韓舉行峰會,再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世紀見面」,早前又是他主動透過南韓平昌冬奧,180度逆轉朝鮮半島緊張局面,而這系列動作的最大變數都在北韓,令他客觀上成了主導全局的最關鍵人物。

習近平話中有話

表面上,北京這次得到了面子,但金正恩的外交智慧,其實更有板有眼。他上任以來,官媒不時揶揄中國,連北京拉攏的其同父異母兄長金正男也殺掉,刻意比父親疏遠北京,除了是宣示「主體思想」,清除內部「親華派」(如有的話),其實也是為未來的外交布局爭取迴旋空間,與美國、南韓、日本、俄羅斯等國博弈時,爭取更多籌碼。

北京對金正恩的算盤很清楚、也很不滿,但金正恩與美韓領袖見面在即,加上美國正醞釀對華貿易戰、通過《台灣旅行法》,而特金會面又是繞過中國,假如習近平再沒有動作顯示份量,就很容易在朝鮮半島被邊緣化,於是才有了這次見面。

但北京的代價,卻是變相接受了金正恩過去數年所作所為,被迫肯定了金正恩的領導和路線,習近平也話中有話,說中朝友誼有歷史傳統、「不應也不會因一時一事而變化」,也就是說金正恩確有「某時某事」很不合北京口味,只是現在「大局為重」,莫可奈何罷了。

更重要的是,有了這次會面,金正恩會見文在寅、特朗普時,又可以大打「中國牌」。一般相信,這次金正恩會得到北京對其安全的保證,無論這樣的保證有哪些前提、是多麼原則性,都是會談的憑藉。因為美朝峰會時,特朗普一方完成了外交人事大改組,更鷹派的龐貝奧接任國務卿、博爾頓接任國際安全顧問,也是為了爭取外交團隊最大的操控,而博爾頓對北韓的強硬態度鮮明,基本立場是只要北韓拖延無核化,美國就應進行軍事打擊。根據《中朝友好同盟條約》,假如北韓主動攻擊美國,北京無義務參戰;但假如是美國「先發制人」,哪怕理由是「北韓擁核」,儘管條約有迴旋空間,北京也不容易逃避過去。這次「習金會」如有安全保證,肯定會被金正恩用來抵銷「博爾頓主義」,變相廢去特朗普過去數月的佈局。而面對南韓,金正恩也可以打「經濟牌」,通過強調北京對北韓改革開放的支持,爭取南韓更多實惠。然而與此同時,金正恩依然保留了「去中國化」的所有彈性,依然可以在和談時拋出驚人之舉。這種手法,其實很有香港人特色。

媒體大幅報導金正恩同意「朝鮮半島無核化」,認為這是和平徵兆,金正恩訪華也把未來峰會定性為「和平峰會」,而不是「無核峰會」,其實這完全是語言偽術。即使是金日成、金正日,理論上也在推進「朝鮮半島無核化」,但定義不是北韓放棄核武,而是根據「平等原則」,北韓棄核的前提,是駐韓美軍也不能有核武,而且定義可以無限延伸,例如美軍在朝鮮半島不能有任何核設施,核武定義可以擴展至「核物質」,朝鮮半島定義也可以擴展至「東北亞」,最後要求美國從東北亞撤軍,也是北韓眼中的棄核對等前提。

在未來峰會,金正恩一定會重申北韓願意「推進朝鮮半島無核化」,也一定把「破壞和平」責任推給美方,特朗普對此自然心照不宣。但其實美朝的共同利益很清晰,雙方一直有「Track Two Diplomacy」接觸,北韓需要核武保證生存,特朗普也曾提出「四點原則」,包括保證不推翻北韓政權、駐韓美軍不進攻北韓等,以換取北韓棄核。美朝峰會的最好結果,就是北韓核武、美國軍事壓力都同意暫時備而不用,雙方簽署一個空泛的友好聲明,爭取緩衝時間,然後各取所需,一方獲解除部份制裁、另一方有政績向中期選舉選民交待,一起做生意,內部民意需要時,又可以隨便製造緊張局面交代,再週而復始;最壞結果,也不過談不攏,直接跳回緊張局面,再等待某個時刻製造和解氣氛。其實國際關係,有時就如人際關係,在金正恩、特朗普這些不大受制約的領袖身上,顯得特別透徹。

小詞典:《關於朝鮮半島無核化共同宣言》

北韓核試成功前,和南韓在1992年1月21日簽訂共同宣言,內容包括「兩韓不試驗、不制造、不生產、不接受、不擁有、不儲藏、不部署、不使用核武器;兩韓和平利用核能;兩韓不擁有核再處理設施和鈾濃縮設施」,隨後北韓又和美國在1994年簽訂《美國和朝鮮核框架協定》,一度成為各方解決朝鮮半島核危機的方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