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9日星期五

韓戰的香港:中國白手套還是英國白手套?(下)

昨天談及香港的韓戰「白手套史」,除了有個人層面由下而上的一面,自然也有國家規劃「由上而下」製造「白手套」的一面。製造這「韓戰白手套」的,不少人認為是北京,但其實真正製造者,卻是英國。

大家經常提到聯合國對中國的禁運,主要指1951年5月通過的法案,但事實上,新中國成立不久後,美國政府已展開不同程度對中國大陸的禁運。位處中國邊陲、由英國統治的香港,自然得到美國關心,華府也多次向倫敦敦促落實禁運措施。不過,英國雖是美國的關鍵盟友,但對韓戰、中共政權及禁運的立場,並非想像中的堅定。二戰後的英國百廢待興,全國上下開始意識到國家已不是「日不落帝國」,主要關注議題也回到英國本土,時任首相艾德禮(Clement Attlee)的政府正聚焦把英國轉型為福利國家,執政工黨內部亦對遠東的韓戰意見不一,認為北韓對南韓的侵略,不會威脅英國利益。


英國老早承認中共政權,跟美國的立場完全不同,原因之一,除了希望保留香港,還包括保留在整個遠東地區發揮的槓桿作用。假如美國通過韓戰滲透東亞,在區內建立穩固的盟友體系(也就是歷史發展的那樣),這對英國利益其實相違背。

研究香港在帝國爭霸、冷戰時期歷史的專家沙雷(Michael Share)指出,當時英國視美國牽頭的禁運傷害香港的經濟,並因此不惜損害英美關係;而美國多次要求港英政府落實禁運,被視為干預香港內政。英國控制的亞太港口,由亞丁、新加坡到香港,惟有全部完整運作,才能達到效益最大化,所以英國覺得美國以韓戰之名,其實是拖自己後腿。換言之,英國政府並非單純從兩大陣營的對立考慮韓戰,這在保守黨的邱吉爾再度上台時,更為明顯。當時英國國內對應否參與韓戰,抱更懷疑的態度,逐漸轉為不支持美國立場,強調「本國利益優先」。香港這個「韓戰白手套」,才因此應運而生。

早在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通過對中國禁運後,就要求英國配合,限制香港的出口,不過英方只答應禁運軍火,亦不如美國一樣,實行其他物資的許可證制度。直至1950年底,韓戰爆發後半年,才全面執行許可證制度,並於1951年聯合國禁運開始後,才推出一系列禁運措施。但這些舉措一來出現了策略性時差,足以令「愛國商人」鑽空子,有充裕時間建立一套地下秩序;二來港英政府的「執法力度」,有相當模糊空間,一隻優質「白手套」,就這樣製成了。由此觀之,今天「新韓冷戰」期間最需要利用香港這白手套的,究竟是北京、北韓還是華府,還不好說呢。

小詞典:艾德禮(Clement Attlee,1883-1967)

英國工黨領袖,1945-1951年當選首相,擊敗二戰期間立下汗馬功勞的邱吉爾,震撼國際社會。艾德禮當選的背景是英國戰後百廢待興,左翼思潮抬頭,工黨主張建立社會福利網,回應了時代訴求,艾德禮也成了帶領英國進入福利國家的關鍵人物,是為「戰後經濟共識」。但艾德禮缺乏外交經驗,應對美國、蘇聯爭霸的新局面,與及民族主義興起、帝國解體都力不從心,也被認為對英國失去超級大國地位有部份責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