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5日星期一

林保全與「叮噹在地化運動」

日本動畫人物叮噹(多啦A夢)的香港配音員林保全先生病逝,成了不少香港報紙的頭條新聞,令不少非叮噹迷大感意外。作為叮噹忠實粉絲,筆者也不必再在此表達傷感之情,反而希望從國際關係的角度,探討保全叔的貢獻。

一部成功的動畫,需要有全球影響力,少不了的是在地化的過程。但與此同時,大品牌都希望維持原有風格,以維繫品牌效益。兩者之間的兩難,從來最難拿捏分寸。「多啦A夢」成了「叮噹」,本來就是明顯的本地加工,據說這是由那些年的刊物《兒童樂園》命名,久而久之變成香港獨有的名字,直到後來原作者希望全球跟隨同一音譯,「叮噹」才變回「多啦A夢」。而「正名」後,一代人感到莫名失落,那是後話。

但比名字更重要的,是配音員的聲線。日本版的多啦A夢採用的是兒童聲,彷彿把叮噹的年齡設定在主角大雄的同一階段。雖然那是一頭機械貓,卻有了特定人生階段的情感投射。當筆者把香港版保全叔的配音播放給日本朋友,他們大多驚訝於「怎麼在香港叮噹變了老人聲」,殊不知這正是香港本土特色之處。保全叔的配音獨一無二,既不令叮噹變成小童,也不同於一般成年人,卻像陪你一起成長的獨特生命,單是這一點,已足以令無數長大成人的香港人願意定期重溫叮噹而不覺老套,因為經過配音的加工,叮噹早就超越了單純的童年,變得與時並進。

這種感覺,有點像年前上映的賣座電影《賤熊30》(Ted)帶出的訊息。那電影說童年玩伴「賤熊」忽然有了生命,陪着主角一起長大,到了主角長大成人,也一併改變角色,成了一起泡妞吸毒的損友,其實說的就是玩伴如何面對長大的轉型。該電影上映時,就有不少朋友說:那不就是叮噹?某程度上,正是。只是叮噹開宗明義不希望在大雄長大後出現,因為那時他已經完成任務,惟獨香港版的叮噹能順利過渡到成人階段,實在不能小看保全叔的功勞。

懷念軟實力出眾時代

不同地方版本的叮噹能各自進行在地化處理,才會為這部經典卡通帶來生命力,例如進軍美國後也出現意式薄餅,可說是比香港更徹底的在地化過程。香港人懷念保全叔,除了因為喜歡他的聲線和叮噹的故事,還因為懷念那個香港能輕易把世界品牌拿來在地處理、而香港的軟實力又居於世界前列的黃金時代。那個時代既然一去不返,逝去的又怎不教人格外唏噓?

不久前,筆者遇上法國當代研究軟實力的權威馬特爾(Frederic Martel)博士。我很認同他對香港的看法:只要保留香港在全球的軟實力,無論政局如何,依然可以細水長流。而保全叔成功讓叮噹在地化,變成富有本土色彩的卡通,足以和日本原作分庭抗禮,再把其他地方的配音員比下去,其實也是香港軟實力的一種體現。

當然,這些說法夾雜了強烈的個人感情因素,無論如何,必須感謝保全叔給予我們美好的童年。保全叔,一路走好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