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改革開放後,除了我們談及的資源、創科潛能,還有另一個亟待開發的行業:教育。
緬甸曾是英國殖民地,教育水平在東南亞曾首屈一指。在前殖民時期,緬甸接受教育的主要是男性僧侶;隨著英國傳教士不斷開設教會學校,殖民政府建立教育體系,英語成了緬甸學校的必授語言,緬甸普通民眾、尤其是女性接受教育的比例也大幅攀升。早在1921-1931年間,就有超過10萬緬甸女生進入中小學就讀,緬甸還設立了不少專門的女子學校。同期緬甸女性的就業比例有顯著增長,公務員的女性比例提高了三成、教育行業的女性比例提高了六成,而在醫療護理行業,女性更激增九成。慢慢緬甸成了東南亞人才孵化機,英殖時期緬甸教育的最大驕傲,即是醫學。20世紀初,英殖政府在仰光創立的「第一醫科大學」,是當時整個東南亞教研實力、學生質量首屈一指的醫學高等學府,我們早前曾談及,從這所學校畢業的醫生,擁有在全球英聯邦國家及殖民地行醫的執照,廣受尊重,當年不少華人學生也在這裏畢業,影響了一代人。
可惜隨著緬甸進入軍事獨裁,教育環境也顯著惡化,在緬甸接觸到的大學高層,形容為「失去的兩代人」。緬甸軍政府上台後 ,首先將全國學校公有化,取消大學的英語授課要求,改為緬甸語教學;軍政府還打破大學正常學制,開設各種兩年制地區學院(regional college),來取代常規大學教育,而這類學院的授課水平,與正牌大學不可同日而語。在軍政府執政後期,緬甸大學生曾發起反政府示威遊行,於是軍政府又對大學校址重新規劃,將大學分散在城市周邊地區,以便阻止大學生迅速聚集;學潮洶湧時,軍政府甚至曾下令大學停辦。如此種種,令緬甸教育水平一落千丈。
如今緬甸新政府百廢待興,也對教育重新規劃起來。緬甸現時實行五年制小學義務教育,而自幼兒園起,英語已經恢復作為第二語言。緬甸接受初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很高,目前全國識字率近90%,但國家對中、高等教育投入欠缺,目前政府的教育撥款只有 GDP 的1%,緬甸大學的課程和教育質量都待提高。因此,現在每年有數千緬甸中學畢業生選擇遠赴泰國、馬來西亞、日本等修讀大學,他們大都來自富有家庭,否則也不可能承擔海外的高昂學費,畢業後也往往留在歐美工作生活。昂山素姬本人,其實正是這樣的例子。結果,最優秀的人才都外流了。
一個折衷辦法,就是鼓勵外國機構到緬甸辦學,學費不會像海外升學般高昂,只要緬甸國內的中產階級開始湧現,優質教育也會慢慢發展起來。近年緬甸政府大力吸引外資設廠,隨外資進入緬甸的高學歷專業人才,往往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在緬甸本地學校就讀,因此歐美不少國際教育機構,已經針對緬甸市場行動。如英國的British Schools Foundation在2014年在仰光開設國際學校,美國的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也在2015年赴緬甸考察,要對本地師資提供專業培訓,諸如Pun Hlaing International School等國際學校則直接收購緬甸校區,興辦國際學校。入讀國際學校的人不可能太多,但假如國際教育機構能協助培訓緬甸教師,卻已是功德無量。
小詞典:8888民主運動
指緬甸發生於1988年8月8日前後的大規模民主運動。運動起因是當年3月,緬甸大學生對軍政府施政不滿,遊行時與軍警爆發衝突。隨著民眾與政府矛盾加劇,至8月份,大學生、農民、工人等都投入示威,引來政府強硬鎮壓,昂山素姬就是那時候開始成為民主運動領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