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筆者談過杜拜可能成為「新香港」,而它的內部管理也頗有「一國兩制」的影子。杜拜是阿聯酋七大酋長國之一,自然有相對獨立的內政體系,但它的自主性還延伸到司法體系。杜拜國際金融中心(DIFC)的法律和阿聯酋法律的差距,就可能較中港兩地的法律差距更大。
阿聯酋以石油得到第一桶金,然後杜拜向金融服務業轉型,較母體更需健全及國際化的金融法規。2004年DIFC 以「金融經濟特區」形式出現,杜拜政府同期成立了負責區內業務的3個獨立管理機構:
一)DIFC管理局,負責管理特區內的民事立法,例如商業法、合同法、租賃法等。
二)金融服務管理局(DFSA),專門負責金融管理,獨立於阿聯酋負責金融管理的證券及商品交易管理局。
三)DIFC法庭,處理民事、商業糾紛。雖然杜拜有自身法院,但只要爭議雙方達成共識,把案件提交DIFC 法庭,後者便能獨立判案。DIFC法庭的法官不僅有阿聯酋本地法官,還有來自英國、新加坡等地的獨立法官,作為司法獨立的象徵。
由此可見,杜拜金融經濟特區的設計,也可說是以香港為榜樣或假想敵。香港之所以能吸引全球眾多公司上市,正是因為有一套獨立、完善、達國際標準的金融服務管理體系,而這正是杜拜追求的目標。雖然跟香港相比,DIFC的「一國兩制」還有不少局限,例如在非金融商業相關的民法、刑法領域,完全受杜拜、阿聯酋政府管治,不同香港在《基本法》規定下享有刑事、民事等的司法權。
然而在態度方面,杜拜是重金禮聘各地法律工作者到DIFC法庭工作,很多時候無須全職,只是每年進行若干審訊,或參與法制建設,彈性很大,吸引了不少專才。筆者認識好幾位曾參與杜拜DIFC法庭的香港律師朋友,都對安排十分滿意。杜拜刻意製造國際和本土法律人員之間的間隔,從而對外宣示自己對法治的認真;相反香港雖然有不少全職洋人法官,近年承受的政治壓力卻越來越大,特區政府也不太敢那他們來宣示「一國兩制」,以免政治不正確。為什麼杜拜的「一國兩制」空間明明比香港小得多,予人的觀感卻逐漸相反,值得深思。
對外來專才而言,杜拜理應和真正的國際大都會有少許距離,例如和香港相比,不可能完全按照西方社會標準生活。然而有趣的是,在私人空間,那就是「一國兩制」當中的「再兩制」,一切別有洞天,杜拜私生活灰色地帶的彈性,卻不是今日香港所能容許的了,究竟內有甚麼乾坤,到了那裏工作自然心中有數,也無須蛇足。杜拜能否成為「新香港」?也許十年後,這樣問杜拜人,就不是一個讚美了。
小詞典:杜拜酋長國
阿聯酋七大酋長國之一,面積居第二,但也不過佔全國土地5%;人口則最多,達170多萬人,佔全國35.6%,近年人口尤其急升。本來是英國的海灣保護國之一,1966年發現石油,經濟急速增長,1971年12月加入阿聯酋,成為實質上的經濟首都。近年石油已開採殆盡,成功轉型成為國際金融貿易中心、盛事中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