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1日星期五

中印邊境衝突:為何中國不重視1962年戰爭

中印兩國軍隊在洞朗(Doklam)的邊境對峙尚未緩和,中國媒體呼籲印度「以史為鑑」、 不要重蹈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覆轍;印度媒體立場則剛好相反,認為這是「洗刷歷史屈辱」的契機。一位印度朋友問,為什麼中國不大事宣傳1962年的勝仗?這問題很值得思考。在印度,中印戰爭是極其重要的民族主義教育內容,中國威脅論也十分盛行,但重視這場仗的中國人少得多,跟印方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中國政府沒有太高調宣傳「勝利」,原因之一,也許是戰爭的結局,其實不符合民族主義者的訴求。當年印度軍隊在東西兩線均呈現潰敗,中國單方面宣布停火, 尤其在東線,更主動把部隊撤回「麥克馬洪線」(McMahon Line)以北,並向印度邊防軍交還印軍撤退時遺留的軍用物資。其後,印軍再次進入一度由中國軍隊控制的達旺、藏南地區控制至今。無論當時是戰術需要、還是戰略計算,在今天的愛國者眼中,這不容易理順的事,宣傳得不好,恐成為曾「放棄國土」的罪名。

1962年戰爭發生時,中國剛經歷了大躍進,也就是官方稱的「3年自然災害」,全國哀鴻遍野,百廢待興,印度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本來就是以此為由,判斷中國不想打仗,最後自然證明了他誤判。但尼赫魯的判斷也有一定根據,當時中國人更在意回復正常生活,多於打一場對外戰爭,中國也沒有動員群眾搞「反印」運動,為大躍進收拾爛攤子的劉少奇只希望休養生息。

再者,在當時的國際認知,印度本來屬於中國的「革命戰友」,雙方一度是國際不結盟運動主力,宣傳中印戰爭,並不容易簡單向群眾說明。當時的官方宣傳把國際主義凌駕於民族主義,跟今日不同。

雖然宣傳對外戰事,可以是轉移內部危機的方法,但這次的對手不是超級大國,宣傳價值就大減。根據中國百姓理解,印度並非軍事強國,也不具備和中國平起平坐的實力。中國的假想敵是美國、蘇聯,歷史敵人則是日本,圍繞他們的民族主義,才符合主旋律。即使是小國越南,勇武形象也深入民心,相反擊敗印度,在不少中國人民心目中,不過是應有之義,根本不值得自豪。背後是否還有一些種族主義的偏見,自行判斷。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對1962年勝利的不重視,也成了對印度的進一步侮辱。近年印度民族主義盛行,不少媒體都以譁眾取寵的標題吸眼球,中國就成了印媒宣傳下的最主要敵人。他們很希望中國也以同樣的「尊重」,來視自己為對手,很難接受中國媒體根本不把1962年的勝利當一回事,認為這比打敗仗本身,更「傷害印度人民感情」。

中國民族主義情緒雖然也很強,但對政府行為的影響力,頂多在於「制約」,也就是不讓政府做嚴重違背民族情感的選項(例如放棄釣魚台、讓西藏獨立等)。印度民族主義在民主政體發酵,卻可能有方向性的影響,讓政客為爭取選票,化狂言為事實。只要和印度學者討論「1962年」這個一般中國人沒有甚麼感覺的年份,就能夠進入另一個平行時空了。

小詞典:麥克馬洪線(McMahon Line)

1914年,英國外交官麥克馬洪主持會議,討論英屬印度與西藏之間的邊界劃定,會上提出劃界方案,將部分中國堅持擁有主權的領土,劃給英屬印度和緬甸。當時西藏代表對麥克馬洪線有條件接受,中華民國政府則拒絕,成為日後中印兩國的領土爭議源頭之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