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日星期四

第三次世界大戰:中美俄黑客時代

二次大戰後,時不時便出現所謂「第三次世界大戰」危機。其實,第三次世界大戰早已出現,只是戰場不在傳統軍事,而在「非傳統軍事」,也就是網絡。網絡戰不只是找一些黑客洩密那麼簡單,而是完全足以顛覆政權、控制戰略基地和製造金融恐慌。

三次大戰 早已展開

不少人相信,黑客都是維基解密(WikiLeaks)、「匿名者」(Anonymous)那樣的非國家個體;事實上,國家支持的黑客行為依然是主流。在過去幾年,這場戰爭已經白熱化,大家不妨重構公開資訊,就會恍然一切戰役就在身旁。

自去年美國大選至今,美國一直處於「俄羅斯黑客」陰影下,也就是在俄國總統普京陰影下。早於2015年,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便發現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的伺服器遭入侵,把訊息發送至俄國境內;然後,希拉莉競選團隊主席波德斯塔(John Podesta)收到「釣魚郵件」,民主黨的網絡保安表示伺服器遭「兩個與俄羅斯政府關聯密切的黑客組織」攻破。不久,維基解密公布大批民主黨機密訊息,訊息出處包括波德斯塔的郵箱。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確定「來自俄羅斯的黑客」有組織、有計劃抹黑希拉莉,幫助特朗普在大選勝出,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DNI)更指是普京親自指示,要通過黑客「打壓希拉莉民望、降低美國社會對美式民主體制的信心」。

有趣的是,上述行動的結果,除了令希拉莉予人反感,「贏家」特朗普也不能自拔,正深受通俄案調查之苦,稍一不慎,整個家族都可以賠進去,「美國社會對美式民主體制的信心」的確大為降低。退一萬步,即使普京真的是「無辜」,但他利用危機挑動美國內部政情的手腕,也是出神入化。

與此同時,美國也把網絡安全,列為中美關係「重中之重」。從過往記錄看,中國黑客針對美國的行動與俄羅斯同行不同,感興趣的不是美國派系鬥爭,而高科技公司的商業機密。按美國情報部門分析,中國的黑客行動同樣受政府支持,「網軍」更有正式編制,竊取的商業機密,往往成為政府扶植國企的武器。2014年,美國曾點名「解放軍人員」參與對美國公司的網絡攻擊,雖然北京拒絕承認行動有國家授意,但最終在2015年中美峰會達成協議,承諾不支持類似商業黑客行動,此後相關活動也有所減少。不過美國網絡安全監測機構指出,中國黑客的注意力,已開始轉移到美國及其盟友的戰略情報上,隨著中國進一步把國內網絡變成「內聯網」,希望立於不敗之地,對外的網絡戰術,也可能更為「進取」。

在中俄眼中,美國指責外國黑客,卻是「賊喊捉賊」。早前美國 NSA 僱員斯諾登曝光的「棱鏡門」,將美國政府對國內公民和外國政府的監聽行動公之於眾,世界嘩然,也令美國與盟友產生隔閡。斯諾登認為,美國政府大規模的黑客行動,是對個人隱私權的嚴重侵犯,但美國情報界則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解釋,而作為網絡技術最先進的國家,美國若決定實施全球全民監控,只是舉手之勞。以特朗普的作風,以「國家安全」之名,把總統職權發揮得淋漓盡致,乃理所當然,一旦他被醜聞逼得要自保,種種網絡非常舉動,隨時發生。

黑客恐怖之處,在於其不對稱戰力:中美俄等大國固然有攻擊優勢,但並沒有防守上的必殺技,貧弱國家如北韓,都能發展出高端黑客入侵技術,甚至連ISIS也有網絡攻擊員,據報曾打算入侵核電廠電腦系統。加上非國家個體的搞局,背後勢力是誰,總是敵我難分。近年來,電影《鐵金剛》系列的官方情報特工和反派,都變成了斯諾登一類網絡天才,反映我們的世界,早已變得不一樣。

小詞典:《維基解密》 (Wikileaks)

2006年成立的網站,宗旨是公開披露匿名者提供的機密文件,成為各國外交資訊的集散地;創辦人亞桑奇則被指性犯罪,被國際刑警通緝至今。《維基解密》雖然對各國機密都有披露,但針對美國的資訊最多,而因為俄羅斯政府嚴正警告,至今和俄羅斯有關的重要機密,都未在《維基解密》出現。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