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2日星期二

特朗普出兵委內瑞拉?

美國總統特朗普以武力威嚇北韓不果,又轉移目標,談及委內瑞拉亂局時,說美國有多種途徑讓委內瑞拉恢復民主和穩定,「不排除軍事行動的選項」。可能嗎?

理論上,美國對外軍事行動的核心原則,即是捍衞美國國家利益,包括美國海外公民的人身安全,而這一點幾乎可以成為向任何國家出兵的理由。

最能夠比較的案例是,大概發生於1983年,時任美國總統列根出兵加勒比海小島國格林納達(Grenada),本欄年前比較克里米亞危機時也曾談及。當時,格林納達左翼激進派發動政變,殺害了合法領袖,鄰國擔心局勢失控,美國也憂慮蘇聯乘虛而入,同時美國有一批醫科學生在格林納達聖喬治大學(St. George's University)進修。結果,美國以穩定鄰國局勢、保護美國公民為由,在東加勒比國家組織(OECS)「請求」下,組建聯軍,出兵格林納達,一次過投入上萬名部隊,規模是越戰後最大,也一舉推翻激進派政府。

然而,委內瑞拉自然不同格林納達,一來國土大得多,真的開戰,可能曠日持久;二來委國依然有不少區域左翼盟友,不像當時格林納達激進派孤立無援,連古巴也不太支持,亦不太會有區域組織「請求」美國出兵;三來委國反美已久,也就是沒有多少美國利益、安全問題屬於突發,令特朗普的表態很有狼來了的意味。

假如不是上述出兵理由,美國對外軍事干涉的原則,還有兩類,其一是遵循聯合國在2005年大會達成共識的「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R2P),其二是依照國際盟約,例如北約的協同防禦原則,支持盟友。所謂 「R2P」是指國家有責任保衛本國民眾,免於屠殺、種族清洗等反人類罪行;當一國政府不能履行這一責任時,以聯合國安理會為代表的國際社會,就有權採取必要措施,加以人道主義干預。例如利比亞、敘利亞等戰事,都是以此為切入點。然而聯合國安理會沒有針對委內瑞拉作出與 R2P 相關的呼籲,委內瑞拉雖然取締國內議會,但遠遠談不上「反人類罪行」。早前西方媒體大幅度報導委內瑞拉出現「糧荒」,似是有意描述人道災難,但也明顯是誇大的「fake news」。假如真的用這類名目出兵委內瑞拉,就真的是司馬昭之心了。

以上這些簡單情況,難道特朗普不知道?自然不可能。他的外交知識再門外漢也好,身為總統,也有大量幕僚,就一切事務提供背景資料;他的言論再粗疏,也不可能對引起的效果不了解。似乎他更像是一些美國心理學者分析那樣,一方面需要全方位的外間注視,因而極其善變;另一方面也有意通過不斷製造事端,來轉移視線,模糊焦點,或借力打力,總之只是為了一時三刻的目的。

從前美國總統予人的感覺,每一句說話都可能影響全球福祉,都是深思熟慮之下的產品,必須認真研究解讀。但到了特朗普時代,卻是反其道而行,一切超乎想像的話,都可以衝口而出。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倒應該感激特朗普,給予了「外國勢力亡我之心不死」的真憑實據,要合理化國內獨裁管治,卻是得其所哉。

小詞典:東加勒比國家組織(OECS)

加勒比海沿岸國家組成的區域協作組織,成立於1981年,目前有十名成員,包括七個正式成員國和三個觀察員國。這一組織以促進地區經濟一體化、保護人權和促進良好治理為目標,普遍被外交界視為美國在加勒比海的附庸。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