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1日星期一

烏克蘭「大饑荒」vs「大屠殺」

美國掀起「政治正確之戰」,重構歷史蔚然成風,而類似劇本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有些以內部角力為主,有些則以鞏固身份認同、抵抗外敵為目的。例如一戰期間的亞美尼亞大屠殺(Armenian Genocide),就至今不被土耳其承認,雙方為了這段史實,依然劍拔弩張;1932至1933年的烏克蘭大饑荒是否一場「大屠殺」,也是牽動俄烏關係的歷史之戰。

設搜糧隊入烏克蘭搜糧

烏克蘭黑土地的土壤肥沃、烏克蘭人農業耕作經驗豐富,有「歐洲糧倉」之稱,為何會曾經發生大饑荒?

這事發生在斯大林(Joseph Stalin)時期,烏克蘭當時固然是蘇聯的一部分,而蘇聯實行農業集體化,農戶的生產成果要充公,收穫的糧食一律上繳國家,農民的積極性本來已經所剩無幾;再者,按照所謂「階級鬥爭」理念,斯大林把那些精於耕作、收入相對較高、其實不過是個體戶的烏克蘭人劃分為「富農」,把他們驅逐到西伯利亞,令愈來愈多烏克蘭人寧願消極怠工、不生產糧食,以免成為「富農」被流放。

上述種種人禍,加上氣候惡劣失收的天災,令烏克蘭糧食產量暴跌。以上的演繹,基本上不同立場的人,也沒有太大爭議。

爭議的是以下部分:面對危機,根據烏克蘭人理解,蘇共中央懷疑是烏克蘭人在抗拒政策,於是派出「搜糧隊」,在烏克蘭境內挨家挨戶,搜刮餘糧,還禁止外界把糧食、生產工具運入烏克蘭,亦禁止烏克蘭本地糧食買賣,以達到「施政暢順」的目的。如此荒謬的政策,終於讓烏克蘭爆發全面饑荒,莫斯科卻再推出禁令,禁止烏克蘭人向外流動,封鎖了烏克蘭與外界的水陸交通。結果,大量烏克蘭人活生生餓死,私藏糧食的也是死路一條,甚至出現「人相食」慘況。這樣的人間煉獄過了一年,直至來年氣候改善、農作物產量提高,莫斯科也容許援助進入烏克蘭,慘況才逐漸緩解。

然而由於烏克蘭人大量死亡,不少烏克蘭人的傳統產業、財產,就落入俄羅斯新移民手中,烏克蘭境內的人口比例也開始改變。這就是烏克蘭演繹的「斯大林換血大陰謀」:根據這派觀點,斯大林對烏克蘭人有獨立傾向一直警惕,為了要給烏克蘭一個教訓,不惜炮製一場大饑荒,既是樹立威望,又能大規模遷徙俄羅斯人到烏克蘭,正是一舉兩得。由於缺乏相關記錄,學者始終不能了解死亡的具體數字,但普遍估計在二百萬至七百萬之間。這樣的觀點,俄方自認不予承認,而且極其反感。

2006年,親西方的烏克蘭國會通過決議,認定上述大饑荒為蘇聯領導人蓄意針對烏克蘭人的「種族屠殺」,並將這項決議納入烏克蘭法律,以示毋忘歷史。烏克蘭人稱之為「Holodomor」,意思即是「以飢餓滅絕」,並仿效以色列的猶太大屠殺紀念館設計,建立了大饑荒紀念館。筆者剛到過這個紀念館,那些飢民照片固然震憾,講解員版本的反俄歷史,同樣令人難忘。對於大饑荒的回憶和敘述,已成為今天烏克蘭人「反俄」身份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如南京大屠殺、亞美尼亞大屠殺,是中國人「反日」、亞美尼亞人「反土」身份認同的重要組成部份。

蘇聯政府對於這場和平年代的慘劇,一直掩飾,期初堅持大饑荒並不存在,後來轉而承認饑荒,但仍稱饑荒完全是「自然因素」導致(令人想到「三分天災、七分人禍」的中國大躍進),拒絕承認斯大林政府的政策失誤,和後期對烏克蘭的糧食封鎖。這一立場也被今天的俄羅斯政府繼承:普京政府認為所謂「烏克蘭大屠殺」,不過是西方為攻擊俄羅斯編造的輿論,並非歷史真相。親俄烏克蘭總統阿努科維奇在位期間,也秉承同一立場,認為這是「慘劇」,但不是大屠殺。即便在史學界,大饑荒是否等同大屠殺,也充滿爭議,畢竟在1930年代,除了烏克蘭,包括俄羅斯、哈薩克等蘇聯全境,都是農作物短缺、饑民遍野,斯大林的農業政策似乎是針對階級,多於單一種族。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後,當地學校也從歷史教育入手,教導1930年代大饑荒是遍佈蘇聯的「慘劇」,而隱去烏克蘭受蘇聯政策限制的史實。俄方這樣的態度,又反過來加劇了烏克蘭人的厭惡,雙方的身份認同都得到強化,歷史仇恨,就不斷增加。

不要以為這種論爭只涉及烏克蘭、俄羅斯兩國,在全球化時代,各國僑民也是歷史之戰的重要持份者,因為他們可以影響到所在國家政府的官方態度。在烏克蘭僑民甚多的加拿大、美國,「Holodomor」每年都有紀念日,個別地方議會也通過了悼念議案;但在俄裔社群當中,則認為這是別有用心的反俄政治炒作。提起這段歷史,假如雙方人民都在場,用甚麼字眼、持甚麼觀點,都極其敏感,而種種民族情緒,往往由此而生。

有沒有可能有一個真相版本,是烏克蘭、俄羅斯雙方都能接受?恐怕不可能。一來當時文獻不多,不少都已被官方銷毀,要找到斯大林親筆核實「製造饑荒」的文獻,幾乎不可能;而能證實的死者姓名,又一定比估計的死亡人數少得多。二來即使歷史真相可以大部份還原,烏克蘭人怎樣通過歷史重塑反俄身份認同,也可以是完全獨立的一件事,俄羅斯人的反感,也是難以改變。俄羅斯也擔心一旦承認責任,案例可能陸續有來,俄羅斯聯邦內的少數民族也可能有其他訴求,那就疲於奔命。一勞永逸的辦法,反而是利用烏克蘭的反俄情結,反過來建構「反烏俄羅斯認同」,把責任指向烏克蘭背後的「外國勢力」、「新納粹份子」和「國內反對派」,才符合管治之道。這場戰爭,能看見終點嗎?

小詞典:蘇聯農業集體化運動

19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蘇聯斯大林政府為了落實社會主義理想,嚴格管控糧食價格,令農戶不願低價賣糧。斯大林認為這是富農階層蓄意破壞,要求全盤沒收富農財產,展開農業全面集體化運動。過程中,蘇聯農戶的農業生產工具和糧食都要充公,導致1930年代整個蘇聯的大饑荒,其中以烏克蘭的饑荒最嚴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