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中國遊客在蒙古受辱,引發連串外交風波,中國駐蒙古領事館向政府投訴,蒙古當局解話道歉,卻又被中國媒體批評有欠誠意。
要了解蒙古人對中國的情結,首先還得從國際關係層面解讀。正如北京大學蒙古研究中心教授王浩所言,蒙古人有「小國情意結」,對自身夾在中俄兩個大國之間感到不安。蒙古近年開始外交轉型,搞多邊外交,銳意跟日本、美國及歐盟等提升關係,就是避免被中俄過分主導。2003年起,蒙古跟美國舉行「可汗探索聯合軍演」,2010年派維和部隊到阿富汗,同年跟歐盟簽下夥伴合作框架協議,都顯示蒙古想平行的心態。
至於中國,自然是「被平行」頭號對象。眾所周知,蒙古曾在中原建立元朝,但在清朝則為中國一部分,至清覆亡,才於蘇俄支持下獨立。近年中國崛起,華商大舉投資蒙古礦業及能源業,引入資金之餘,卻也被指搶走當地工人飯碗,引起蒙古「本土派」不滿。不少極右組織相繼興起,矛頭常指向中國,例如引發今次辱華事件的蒙古新納粹組織「站立的藍色蒙古」(Khukh Mongol),其餘還有「白色納粹十字」(Tsagaan Khass)、「泛蒙古運動」(Dayar Mongol)等不一而足。
新納粹主義近年在俄羅斯風行,當地有著名的「光頭黨」,不時在街上追打亞裔人士,而蒙古的新納粹主義部分自俄國傳入,兩者形式上十分相似,均強調血統純正,並以此為排外原則。此外,蒙古新納粹也對德國道統不無崇拜,「白色納粹十字」成員曾公開稱,雖然不認同希特拉發動二戰,但十分「尊敬」他就保存一個民族血統純正所作的「貢獻」,並強烈反對蒙古女性與中國工人生下混血兒,組織亦以德國納粹黨的「卍」符號作為標記。「泛蒙古運動」亦曾在2010年帶領排華,組織成員公然闖入中資企業工地,與華工發生肢體衝突。
結構性問題短期難解決
問題是,這又如何呢?當中國崛起,但企業社會責任概念尚未普及,類似排華新聞恐怕在世界各國都會出現,這類問題屬結構性,是不可能短期內解決。蒙古歷史及社會學學者Nyam Puruv 認為,說蒙古新納粹組織興起是誇大了情況,畢竟新納粹支持者為數大概只有近百人,主要是教育水平較低或無業的激進年輕人,他們受中國投資影響最深,反對聲音及行動因而最激烈,但具體能量也就僅此而已。
況且,中國右翼聲音何嘗不大?「辱華事件」之後,不少中國網民在討論區留言,要效法去年俄國收回克里米亞的形式「收回蒙古」。另有網民稱,涉事的蒙古新納粹分子與中國遊客本來都是「中國人」,不應互相殘殺,儘管展現「理性包容」,但實質不過是「恢復故土民族主義」的迂迴表達。假如世界各地極端分子都懂得挑動中國右翼感情,從而吸睛並無限放大其聲音,中國部分網民的回應,豈非正中下懷?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