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一代叛逆精神的美國創作歌手Bob Dylan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引發藝壇前所未有的地震,關於音樂是否文學延伸一類討論,坊間已有不少。我們不妨用這機會,重溫Bob Dylan立體的一生,特別是他和國際政治的互動,絕非一些平面的概念足以概況。
Bob Dylan在樂壇嶄露頭角之時,他的音樂與當時的冷戰氣氛息息相關。1962年,他的成名作《Blowin’ in the Wind》正面挑戰當國國內高漲的右翼情緒,第三張專輯《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也被視作平權運動在通俗音樂領域的蔓延,令他被左翼自由主義年輕人視為「時代的代言人」。
然而,Bob Dylan其實對此不以為然。他一再表示,不願成為誰的「代言人」,甚至「不再為別人創作歌曲,不屬於任何社會運動,只為自己創作」。這態度在美國國內政治矛盾再激化的21世紀,就招致不少左翼批評。例如在布殊政府發動伊拉克戰爭時,左翼普遍持批判態度,Bob Dylan卻冷眼旁觀,表示「早前支持(布殊)政府的人們現在又來反對政府,足見人是多麼反復無常。」這讓不少左翼認為Bob Dylan「背叛」左翼思潮,「政治冷感」,已成為「離地中產」。
對Bob Dylan「背叛」的指責,不只是在政治。在音樂圈,Bob Dylan也受到不少民謠Fans 的批評,因為他出道時以民謠走紅,然而在1965年的民謠音樂節上,卻用電結他演唱了三首搖滾樂,當時美國樂壇涇渭分明,令他本人遭遇首次被轟下台的經歷。這卻堅定了Bob Dylan向搖滾轉型的決心,這也標誌著傳統民謠衰落、搖滾大興的大勢,以至於傳統民謠樂迷稱他為「猶大」。
因此,一些原來理應為Bob Dylan獲獎慶祝的左翼、民謠鐵粉,都表現得有點酸溜溜,不過最不滿的,自認還是傳統文壇,原因則頗為離地:plagiarism。根據諾貝爾獎官方資訊,Bob Dylan獲獎不是因為他的政治理念或是音樂曲風,而是他的歌詞,有「如詩一般的意蘊」。然而,不少文人認為Bob Dylan的歌詞中,一直夾雜著不少來自其他文學作品的詞句,而並未註明出處。Bob Dylan稱這是「業界傳統」,但文壇中人如作家Hari Kunzru,就指責這是「變相抄襲」。
然而,作為業餘音樂愛好者,我個人對諾貝爾獎這個決定,還是完全支持。正如作家Russell Smith評論稱,諾獎委員會可能以此作為一個信號,標誌獎項向大眾文學、甚至是流行文學的方向轉型。昔日的得獎者,究竟有多少作品可以打入尋常百姓家,大是疑問,例如華裔作家高行健的《靈山》,究竟有多少華人看過,當心中有數。普及程度自然不應該是獲獎標準,但「不普及」同樣也不應成為小圈子標準之一。
Bob Dylan一生卓立獨行,相信也不大在乎諾貝爾文學獎的相關爭議,甚至故意冷待獎項,自然令評審感到不是味兒。但這一態度,卻正正有助打破「精英──普及」的文化壁壘,「有獎──無獎」的世俗眼光,和他打破「民謠──搖滾」壁壘、打破「左翼──建制」壁壘,可謂一脈相承。這樣的獎項,比嘉許某一位文人,難道不是來得更有意義?
小詞典:《Like a Rolling Stone》
Bob Dylan在1965年發行的搖滾單曲,也是他從傳統民謠向搖滾樂壇正式轉型的標誌。這首歌被視為戰後流行樂壇最具影響力的曲目之一,被眾多新生代歌手翻唱。但在當時美國傳統民謠樂迷眼中,這歌的曲風與他們熟悉的Bob Dylan相去甚遠,引起的震撼,可想而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