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為ViuTV拍攝了一輯旅遊節目,尋找國際社會不同的自治區案例。根據中央論述,香港、澳門的「一國兩制」安排自然獨一無二,亦無可比較;而在狹隘本土派眼中,什麼都只會想到獨立,但在國際社會,畢竟有不少類似案例,他山之石,總有部分值得參考。今天先談北歐芬蘭的自治區:奧蘭群島(Aland Islands)。
奧蘭群島位於波羅的海入海口,鄰近芬蘭本土,但同樣接近瑞典,面積1580平方公里,約相等於半個香港,人口則較香港的一個大型屋邨還要少,只有不足3萬人。
奧蘭群島上有一個「和平研究所」,研究奧蘭群島「一國兩制」的成功模式,能否對其他地方有啟示。然而,奧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大國博弈製造的緩衝區,並非自身的能耐。要是忽略這一點,很容易見樹不見林。
東西歐兩大勢力緩衝區
歷史上,奧蘭曾經長期作為瑞典領土,居民到今天都是說瑞典語為主;而瑞典曾是北歐霸主,勢力最強時,不但整個芬蘭都屬於瑞典,還擁有歐洲大陸不少土地。直到俄羅斯彼得大帝在「大北方戰爭」戰勝瑞典,瑞典國勢日衰,最終在1809年再次戰敗,被迫割地求和,在《弗雷德里克斯哈姆條約》(Treaty of Fredrikshamn)把整個芬蘭割讓予俄國,組成俄羅斯主權下半自治的「芬蘭大公國」。
本來割讓的土地不應包括和芬蘭沒有淵源、以瑞典文化為核心的奧蘭,但俄羅斯堅持要把奧蘭一併拿過來,因為這島嶼有戰略價值,除了可以控制北歐航道,也可以成為俄羅斯向瑞典、德意志邦國,乃至英國挑戰的軍事基地。
就這樣,俄羅斯開始在奧蘭大舉興建軍事堡壘,西歐各國都十分擔憂,視奧蘭的俄軍為眼中釘。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爆發,英法聯軍除了在黑海對俄軍作戰,也乘機派軍登陸奧蘭,摧毀還未完全堅固的俄國城堡。最終俄國戰敗,《巴黎條約》沒有改變奧蘭的主權歸屬,但規定奧蘭要全面非軍事化,也就是要將之作為東西歐兩大勢力的緩衝區,這成了奧蘭今天得以強調「和平」的歷史淵源。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俄羅斯帝國再度武裝奧蘭,意欲「洗刷歷史恥辱」。但沙俄自身難保,不久爆發十月革命,芬蘭乘機宣佈獨立,但鑒於奧蘭群島戰略地位重要,新政府的蘇維埃軍隊仍駐扎在奧蘭。這時候,芬蘭爆發內戰,「白軍」主張和西歐諸國合作,「紅軍」主張和蘇軍合作,在奧蘭的瑞典裔居民邀請下,瑞典、德國紛紛派軍到奧蘭「維持和平」,以免芬蘭內戰波及。
當時奧蘭的瑞典居民舉行公投,結果絕大多數希望脫離芬蘭、回歸瑞典,但芬蘭拒絕,並把問題提交剛成立的國際聯盟,史稱「奧蘭危機」。當時奧蘭形勢十分複雜,列強都有代理人、甚至軍隊在這群小島,國際聯盟決定不支持奧蘭回歸瑞典,但同意奧蘭成為芬蘭境內的自治區,並讓國際社會背書。
國際聯盟的常任理事國是英、法、意、日,他們不願支持奧蘭「回歸」瑞典,除了芬蘭主動讓奧蘭自治的手腕高明、駐國聯大使Carl Enckell策略得宜,也有更大的戰略考量;一來因為瑞典在一戰中立,沒有出過力;二來芬蘭在抵抗蘇聯的統一戰線有特殊作用,戰略價值比瑞典更大。當時芬蘭獨立不久,「去俄羅斯化」的民族主義空前高漲,蘇聯「赤化」歐洲的計劃,首先就受到芬蘭的有效制衡。英法一方面以芬蘭為兩大勢力的緩衝國,再將奧蘭變成自治區,成為「緩衝國之中的緩衝區」,以便一旦芬蘭淪陷,要把奧蘭拿回來當橋頭堡,也有迴旋空間。就這樣,芬蘭國會在1920年頒佈《奧蘭自治法》,1921年各國共同簽署《奧蘭公約》,奧蘭的獨特地位,就延續至今。
小詞典: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
19世紀開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日漸衰落,俄羅斯希望佔領土耳其的中亞、近東地區,1853年藉口「保護東正教徒」,對土耳其宣戰,主戰場在克里米亞半島。英國、法國不欲俄羅斯進一步擴張,與土耳其結盟,出兵抗擊俄國,最終獲勝。戰爭被稱為「第一次現代戰爭」,先進科技開始用上戰場,戰場上的慘況也令國際人道主義興起,護士南丁格爾就是在戰爭成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