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5日星期五

荷屬聖馬丹:為什麼還留在荷蘭王國?

昨天談及,加勒比海島國法屬聖馬丹(Saint Martin)的特殊身份認同,源自脫離了法國海外省瓜德羅普島(Guadeloupe)。而在同一小島南部、面積更小的荷屬聖馬丹,近年同樣經歷了類似的身份改變,卻有截然不同的原因與結局。

今天說來,荷蘭並不像強國,其實曾幾何時,它也是靠貿易冒起的世界霸權之一,雖然殖民地大多落入後來的英法手中,但剩下的還有不少。例如荷屬東印度就是今天的印尼,昔日在西半球也有「荷屬西印度」,甚至紐約原本也是叫「新阿姆斯特丹」。二戰結束後,荷蘭在加勒比海依然有兩大塊殖民地,一塊是荷屬蘇里南(Surinam),另一塊是安的列斯群島(Antilles);而荷蘭在1954年修憲,賦予這些殖民地荷蘭王國的「組成國」(constituent country)地位。換句話說,在1954年開始,荷蘭王國是由三大成員組成,包括荷蘭本土、蘇里南、安的列斯。

後來,蘇里南在1975年獨立,由6個主要島嶼組成安的列斯群島也充滿內部矛盾,其中阿魯巴島(Aruba)率先在1986年通過公投脫離安的列斯,升格為荷蘭王國內部平起平坐的新組成國。然後2000年開始,剩下5個島先後舉行公投,最大的庫拉索島(Curacao)決定脫離安的列斯,也升格為組成國。由於庫拉索島一直是安的列斯龍頭,此舉無異宣布安的列斯解體。

剩下4個島中,只有荷屬聖馬丹公投通過同一要求,其他3個島則變成「荷屬加勒比海地區」特別市,行政上完全屬於荷蘭本土。

荷屬聖馬丁面積只有37平方公里,比香港島的南區還要小,人口約4萬,加上北部已經是另一國度(法屬聖馬丁),外人很難想像它怎樣自給自足。然而和當地總督、前部長談過後,卻不難發現字面上的「荷屬聖馬丁」,和實際上的,完全是兩回事。在安的列斯群島當中,阿魯巴、庫拉索等充滿荷蘭風情,依然說荷語,但聖馬丁孤懸在外,和荷蘭本土、以及和安的列斯諸島已經接觸不多,說荷語的人也很少,早就沒有多少荷蘭特色留下。

另一方面,由於它的地理位置是加勒比郵輪首選,而碼頭又在荷屬這一方,令荷屬聖馬丁逐漸變成一個服務郵輪客、賭場客、特別是美國客的疑似主題公園。不少各國居民因為荷屬聖馬丁的「主題公園」身份,也紛紛移居當地,令當地的國際化程度遠高於法屬的北部。1955年的荷屬聖馬丁只有2100人,今天多了出來的總人口是怎麼來的,他們怎樣看待「荷屬」這個身份,也就不難估計。

脫離安的列斯後,荷屬聖馬丁擁有自己的憲法,實行高度自治,荷蘭王室任命一個行政長官負責中央事宜,但已近乎是儀式性工作,因為荷屬聖馬丁政府甚至有自己的外交部,這在類似自治區中十分罕見。就是現任民選總理,也頗認同荷屬聖馬丁長遠而言應該獨立,因為對一個「主題公園」加賭場而言,獨立身份也許有更大彈性。

然而在一般人眼中,似乎這還未成熟:2000年,當地公投顯示70%人民拒絕獨立。一來是荷蘭撥款的經濟考量,二來是荷蘭護照的吸引力,一旦獨立,小島國的護照有多大國際認受,很難說。現在聖馬丁既是荷蘭組成國、不用受母體安的列斯支配、同時又不在歐盟當中,無須遵守歐盟對人口流動的規範,對今天生計頗靠灰色地帶的荷屬聖馬丁而言,也許已是最佳選擇。

說到底,聖馬丁南北兩部分的邊界有多真實?我們所見,平日雙方居民、遊客都是自由進出,邊境一般形同虛設,假如一方獨立,另一方很難不受影響。這也是經歷史驗證:法國在1848年革命後廢除奴隸制,荷屬聖馬丁的奴隸趁機要求自由,不然就「向北方尋求避難」,結果荷蘭迫於壓力,也逐漸廢除奴隸制。今天荷屬聖馬丁已經名實不符,更像是私人公司營運的經濟特區,種種收入來源都有財技影子,長此下去,北部法屬區如何免疫,值得深思。

小詞典:荷屬安的列斯群島 (Netherlands Antilles)

1954-2010年存在的行政單位,荷蘭王國的組成國之一,入面分為兩組島嶼:一組在南美洲委內瑞拉海岸對出,接近南美文化,包括阿魯巴、古拉索、波奈兒;另一組在西印度群島,接近加勒比文化,包括聖馬丁、沙巴、聖休達修斯。阿魯巴在1986年脫離安的列斯,其他各島也分別選擇新地位,令安的列斯群島在2010年解體。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