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0日星期六

訪問陳裕達中醫師:借助中醫藥提升中國軟實力

本屆諾貝爾獎大會宣布,中國中醫科學院女醫學家屠呦呦憑發現青蒿素治療瘧疾,奪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屠女士不僅是諾獎歷年來第13位女得獎者,更是中國首位醫學獎得獎者。她在東晉葛洪所撰寫的中醫方劑《肘後備急方》卷三《治寒熱諸瘧方第十六》的治療瘧疾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得到啟發,從而發現青蒿素治療瘧疾。諾獎大會成員指出,屠呦呦從中醫藥中得到啟發,並能從中研發出新藥,藉此貢獻世界。新華社引述屠呦呦指:「青蒿素的發現是集體發掘中藥的成功範例,由此獲獎是中國科學事業、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榮譽。」對於青蒿素是否屬於中醫藥,曾引起辯論,但能肯定的是中醫藥的發展及其貢獻再次引起了關注。

中醫藥的確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瑰寶,不少中醫學者和醫師不斷為其發展和走向國際而默默耕耘。雖然仍有不少國家視中醫為替代療法,但近年它的影響力也確實不斷上升,並足以成為中國的軟實力。而陳裕達醫師就是其中一位研究中醫藥影響力的學者,他是香港註冊中醫師,現時正從事中醫藥臨床研究。他閒時喜歡閱讀關於地緣政治和國際關係的書籍,而他的其中一個研究興趣就是探討中醫藥在國際的軟實力,並藉此去推廣中國的哲學和文化。

問:沈旭暉 (S)
答:陳裕達中醫師 (C)
整理:李志鵬

S: 一般人都會認為中醫和國際關係是風馬牛不相及,你為何有志研究兩者之間的關係?當中有何相同之處?
C: 我大學本科主修中醫學,而閒時喜歡閱讀歷史書籍,從中了解到國際關係的演變,亦認識到大國之間的角力。在興趣的驅使之下,我涉獵了更多國際關係範疇的書籍,也發現中醫理論和國際關係理論有相似的見解。中醫學其中一個重要的學說就是陰陽平衡,當中強調的是身體內五臟六腑的平衡,而各器官之間保持平衡是確保身體保持健康的關鍵。這概念與國際關係中的權力平衡理論相似,若將人體的心、肝、脾、肺和腎比喻為世界體系中的大國,譬如美國、俄羅斯、中國、歐盟和印度,若其中部分國家勢力太強或太弱就會破壞了世界體系的平衡,就會影響世界和平。因此,兩者之間確有相同之處。提到國際關係,香港人大多都會認為和政治、外交、軍事等扯上關係,覺得十分嚴肅、乏味,其實國際關係卻遠不止以上的範疇。例如不同國家的人,在全球化時代,如何保持其固有生活特色,就是國際關係中很有意思的課題;又如在現代醫學作主導的同時,加入傳統醫藥進入醫療體系,再加以包裝推廣出去就是「軟實力」的一種。

S: 綜觀其他中國文化項目,中醫藥具有什麼優勢去推動中國的軟實力發展?
C: 根據我的了解,軟實力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爾提出,一個國家除了一般認知的軍事和經濟這些硬實力,還有以意識形態、政治制度、文化和國家形象所產生的無形影響力。現時,中國的硬實力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可是軟實力卻遠遠跟不上。這可能是源於世界各國對中國暫時的不信任,亦因中國過往的政治浪潮而產生的文化斷層,導致這方面的發展較遲緩。中國在推動軟實力發展方面實質效用一直備受質疑,今年年初,瑞典政府就下令關閉當地的孔子學院,部分原因是瑞典當局的不信任,擔心中國以此作為意識傳播工具。因此,中國應重新思考當中的策略。我認為在推廣軟實力時有五方面需要考量,第一該文化項目必須貼近生活,第二須有持續性和歷史根基,第三要有深遠影響力,第四是受眾的人口基數夠大,最後,是能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能作為中國文化和價值的載體。其中,中國建築藝術、中醫藥、餐飲和功夫等都是有潛力的文化項目,中國餐飲和功夫的發展更已廣布世界各地,而中醫藥則具有相當的潛力去增加中國的軟實力,這亦符合不牽涉政治意識形態,而富中國文化特色和具有國際受眾的優勢。

S: 中醫在世界各地的發展情況如何?它的影響力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區呢?
C: 中醫學在世界的影響力不斷上升,而它在世界各國的影響力恰巧和中國地緣政治的版圖吻合,其中,愈接近中國政治地緣核心利益區中醫的影響力愈大。現時,全世界共有八個國家和地區在官方層面承認中醫,這些地區根據其地緣板塊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核心華人區,當中包括中國、台灣和香港,第二層是傳統上受中華文化或是儒家思想所影響的區域,如日本和韓國等。第三層則是受華人移民或中國經濟影響的區域,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澳洲。而美國和加拿大部分州和省份已承認中醫,與此同時,有些國家,如英國和美國部分州份則由當地中醫專業團體自行規管,而英國中醫藥學會和美國國家針灸與東方醫學委員會(NCCAOM)就是其中的代表。現時,中醫學並非只有中國一家,已逐漸步向世界。其中,澳洲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已把中醫藥列入高等教育體系,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已設立中醫本科課程多年,當地亦有超過4000名官方註冊的中醫師。另外,美國國家針灸與東方醫學委員會亦有針灸師的註冊和考試制度,在美國的註冊針灸師接近3萬人。

中醫需科學方法闡述理論

S: 現時,中醫學發展和走向國際面對着什麼挑戰?
C: 中醫的發展仍面臨不少挑戰和難題。首先,中醫學在國際上需要得更多人的認同和接受。其中,雖然針灸已廣受認同,但其背後的治療機理仍未完全拆解。另也有人認為中醫應該構建和現代醫學交流平台,並用科學方法闡述中醫的理論,例如用循證醫學方法進行臨床試驗以驗證其有效性。除此之外,中藥的現代化和中草藥的提煉方法上的問題仍待解決。同時,中醫亦需要提高臨床療效,尤其是集中解決西方醫學的難題,特別是慢性病的問題。然而,中醫在過往的歷史中不斷發展,亦非一成不變,當中存有很多可能性,這仍需各位中醫同儕的努力。而我們亦可以將眼光放到國際,我認為中醫除了和現代醫學結合外,也可以和其他傳統醫學系統互補合作,其中印度的阿育吠陀醫學和阿拉伯的優那尼醫學都存在很大合作空間。

S: 相對於其他地區,香港具有哪些優勢去推動中醫發展呢?
C: 香港是中西文化滙聚的樞紐,同時,政府亦積極將中藥標準化,鑑定中藥的真偽和品質。另外,香港有三所大學開辦中醫學院,加上進行大量相關的研究,這的確能增加中醫的認受性。香港具有中國文化傳統,同時擁有發達的醫療體系,這能為中醫學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除此之外,香港有相對成熟的學術平台,既能面向世界,又能聯繫國內。每年香港都會聯同國內外的學者舉行大大小小的論壇,就中醫學說、中醫發展、中西醫對話和中醫國際化等問題作出討論,通過滙集各方精英學者的意見,並能加以整合從中找到新方向;加上,香港的大學在國際上都有一定名聲,而學者都學貫中西,能掌握兩文三語。這都是香港推動中醫發展的優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