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美時與美國IT領袖見面,包括Facebook的朱克伯格。朱君全程以普通話與習交談,其後上載合照,不到一日已有超過50萬人讚好,包括《新華社》和《環球時報》。這朱君首次完全以外語跟外國領導人對話,《紐約時報》形容為「具意義的里程碑」。
曾幾何時,中國內地用戶是可以自由登入Facebook的,直到2009年起,Facebook才正式被禁,但一直沒有放棄重新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去年10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任命朱克伯格為董事局成員,Topeka Capital Markets分析員指:「這只是其中一個信號,確證未來幾年Facebook很可能會進入中國市場;這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甚麼時候的問題。」朱君積極透過不同方式向中國示好,例如在北京清華大學的座談會,以普通話與學生對談30分鐘,又在農曆新年以普通話恭賀全球華人。娶有華裔妻子幫助學習中國文化,更不在話下。
Facebook對中國市場感興趣,自然與其發展瓶頸有關。根據2015年3月的官方數字,Facebook每月活躍用戶達14億4千萬人,平均年度增長為13%,目前為全球網絡數據流量第二大網站,僅次於Google。但在現有客戶群中,Facebook增長已接近極限,其他社交網站卻推陳出新。頗受更年輕一輩歡迎的Snapchat CEO、曾拒絕Facebook收購的史匹格(Evan Spiegel)去年曾警告,Facebook早晚會變成今天的Yahoo。中國現有超過6億互聯網用戶,市場龐大,能為Facebook提供強大的業績增長,也幾乎是Facebook持續發展最大寄託所在。
不過Facebook要進入中國市場,障礙實在太多,首先自然是中國的網絡管制。《新華社》曾引述「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指Facebook、Youtube這些境外網站,「對有害信息的處置反應滯後、刪除率很低」,亦曾指恐怖組織如「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等,都利用這些網站作平台,這可是國家安全的禁區。中東、北非的茉莉花革命以Facebook、Twitter為工具,北京知之甚詳,不可能掉以輕心。自2014年後,中國用戶再也無法自由使用Instagram,據猜測,可能與Instagram有大量香港雨傘運動資訊有關。
中國觀察員Bill Bishop相信,就算Facebook成功進入中國,也不會對其原有用戶基礎造成影響,因為Facebook在中國的營運方式會有別於其他地區,自能提供配合政府施政的監控。但那樣一來,中國的防火長城系統卻可能通過Facebook連向全球,那時候,來自美國政府的壓力卻是問題。
其實習近平會見美國資訊科技商人,可能只是「出口轉內銷」的盤算,目的是給予國內如阿里巴巴一類具壟斷力量的網企一些壓力,以及通過如朱克伯格這類美國商界精英影響白宮,緩和網戰後的中美關係。但要說中國打算讓Facebook進入,那很可能是表錯情。事實上,與其說中國防火長城是政治舉措,不如說是經濟行為:試問中國新一代有誰不懂翻牆?但有了防火牆,外來企業要進入龐大中國市場,就不可能;中國企業走出去,卻有了龐大資本。以國際政治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這是中國崛起的其中一個特徵,不是一個CEO說說普通話,就能「疏通」的。
小詞典:「中國防火長城」
中國政府監控和過濾網絡內容的系統,運作始於1998年,其名源於「中國網絡審查」網站創建人之一Charles R. Smith 2002年的文章《The Great Firewall of China》。「中國的網絡審查」2013年聲稱,他們找到突破「長城」的關鍵,但細節存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