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0日星期三

從人類「抽乾地中海」的狂想談起

本欄上週介紹了美國作家狄克(Philip K. Dick)的「架空歷史」小說《高堡奇人》,不少讀者感到相當有趣,希望多談一些和現實政治的關係。這小說還有一個「趣點」,就是構想納粹德國勝出二戰後,為繼續擴展日耳曼民族「生存空間」,下令把整個地中海全部抽乾,將之變成萬里農地,作為歐洲糧倉。所以在狄克的世界地圖,歐洲和非洲是接壤的。香港網絡世界常說的「抽乾維港」,相差不只道里計。

狄克的不少構想都有所本,正如陳冠中的《建豐二年》也做了不少資料搜集。在現實世界,一位德國工程師索格爾(Herman Soergel)曾在一戰後認真提出類似方案「Atlantropa」,終其一生,無論對帝國、納粹還是西德政府,他都在積極宣傳這狂想。具體方案是以中立國瑞士日內瓦為工程總部,法國南部馬賽為執行總部,總部設「政治聯合之塔」、「經濟聯合之塔」和「技術聯合之塔」,然後興建數個超級大壩,一個在地中海西段的直布羅陀海峽,一個在東段的土耳其達達尼爾海峽,還有數個在西西里島、利比亞等地,然後慢慢讓地中海蒸發,估計過程需要150年。

索格爾認為,抽乾地中海,對全人類都有極大好處。能源上,水壩可用作水力發電,解決歐洲能源不足的危機,例如放在今天,西歐不用依賴俄羅斯天然氣,就不用對普京投鼠忌器。農業上,地中海土地變成農田,可讓歐洲和非洲有龐大的穩定糧倉,昔日的「歐洲糧倉」烏克蘭就是小巫。環境上,地中海水可引向乾旱的非洲,在北非製造一系列人工湖,綠化撒哈拉沙漠,改變非洲氣候,根本解決非洲的貧窮問題。政治上,讓南歐、中東和北非接壤,可讓三地人民建立共同身份認同,有點像古羅馬帝國時代,也有點像今天ISIS國號的「黎凡特」概念擴大版,進而解決歐盟始終不敢吸納地中海對岸的問題,落實人類大同。

在歐洲的科技狂熱期,曾有不少人對計劃表示興趣,但狂想自然是極難實現的,而且要認真探討可操作性,已殊不容易。即使不談成本問題,究竟「消滅」了地中海,會否反而令氣候問題惡化,例如改變大西洋暖流,就沒有被科學論證過;一旦中東、北非和南歐接壤,會否反而令中東的教派衝突蔓延西方,「一體化」的是矛盾而不是和平,更是誰也說不準。歐洲使用核能後,以非常手段解決能源危機的誘因已不存在,相關討論也逐漸終結。索格爾最終也明白:「也許,我們有生之年不能看到它的實現了。但在我們的腦海中,它早已矗立其間。」

今年2月,中國《科技日報》文章介紹「有可能改變世界的六個特大工程」時,仍有介紹索格爾的狂想,不過認為全球暖化令計劃變得更不可行。然而隨著科技發達,這類特大工程的討論會否死灰復燃,卻難說。中國的三峽工程也曾被認為是狂想,和抽乾地中海相比,不過規模不同罷了;《超限戰》也提及不少改變地形、改變氣候的非常作戰手段,作為未來戰爭模式的一部份。要今日安逸發達的歐洲再有如此魄力,未免強人所難;但在中國領導人心目中,這類國際特大工程,已陸續被放上檯面,似乎正是中國改變世界的遠景所在。

小詞典:黎凡特(Levant)

字面意思是「太陽升起的土地」,原來指歐洲文明搖籃羅馬、希臘等以東的文明地區,近世泛指東地中海,包括今日敘利亞、黎巴嫩、約旦、以色列、塞浦路斯等國,有時也包含土耳其、埃及、利比亞、希臘等地,「伊斯蘭國」(ISIS)原來全名就是「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由於黎凡特地區橫跨歐、亞、非三大陸,歷史淵源相近,假如能衍生共同身份認同,可根本改變「洲際認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