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早前談及日本加入美國主導的TPP,期間獲得美國部份讓步,並說「這些收益相信部分會回饋農業當中」,以減少日本農民作為最受自由貿易影響一群的反彈。有讀者問,在其他新聞資訊,只有談及美國對日本讓步的那些數據,但沒有講述「回饋農業」。這是筆者綜合日本朋友分享後的個人分析,可進一步解述。
安倍的自民黨是不可能無視農民反彈的,一些外媒分析安倍「頂住國內農民壓力,爭取TPP的政治勝利」,是過份簡化了。農業組織和自民黨的關係,有點像同類組織在台灣和國民黨的「樁腳」關係,雙方早已結成利益共同體。日本「全國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聲稱有會員近千萬,前身歷史可追溯至大正年間、甚至江戶時代末年,在自民黨獨大的年代,長期是其基層合作夥伴,數年前曾搞過反TPP簽名運動,得到過千萬簽名,公信力比港人熟悉那種「簽名動員運動」高得多。雖然在目前日本政壇,並沒有有力挑戰自民黨的對手,民主黨一蹶不振,維新會曇花一現,卻不能排除一旦農民不高興,可另起爐灶,這正是台灣農民近年的傾向。安倍加入TPP前,不可能和樁腳代言人沒有默契。
借古鑒今,日本政府從來擅長這種手段,一方面應付國際組織的數字要求,另一方面繞一個圈滿足國內持份者。在九十年代,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要求日本開放國內農業市場,經過一輪談判,日本同意降低農產品關稅,當時的討論,就像現在的TPP大辯論。與此同時,日本政府投放了大量資源,進行農業現代化投資,希望令自由貿易的得益部份回饋農民。
當時的「回饋」出現了不少技術問題,例如興建了很多農村溫泉,和提高農產品競爭力毫無關係,令農民還是有被犧牲的感覺。但須知當時執政的並非自民黨,而是冷戰後短期取代自民黨的反對黨聯合政府。這次由安倍的自民黨官僚親自把關,宣布成立由經濟大臣牽頭的「工作組」提供「綜合性措施」幫助農民,應更能對症下藥(起碼在選票層面),例如通過非農業補貼名義,向實質上以農民為主的群眾提供援助。
不少經濟學家認為日本農業反正要面對嚴峻挑戰,無論有沒有TPP,都不容易長期維持現狀。加上日本人口老化嚴重,農業聯合會也要兼顧不少老人福利項目,長此下去也不是辦法,日本加入TPP,反而給了各方下台階,去進行農業改革。例如令農業大規模生產,讓年老農民出租農地、再兼併為大面積農耕,這類行為符合經濟原則,只是因為文化原因遇到障礙。有了TPP的外來壓力、政府變相福利的內在誘因,全方位轉型,卻變得可行。
不少評論認為,安倍將「農業改革」撥入「安倍經濟學」關於結構性改革的所謂「第三支箭」,只是對加入TPP爭議的自圓其說。但樂觀點看,TPP反而是解決日本內部問題的藉口。安倍上台至今,受歡迎是因為他經濟政策的奏效,而不是政治上的右翼傾向,這點他自然明白,更不會冒任何風險,去得失他的基本盤,何況是作為自民黨基石的農民呢。
小詞典:自民黨
成立於1955年,並在日本長期執權,只曾於1993年至1994年、2009年至2012年失去政權。對國內政策保守,長期執政下與財團合組成「政治家(政黨)、官僚、經濟界的鐵三角」(政・官・財の鉄の三角形)。自民黨屬於右翼政黨,傳統有民族主義傾向,近年隨著安倍執政,推行「普通國家化」,這傾向越加強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