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日星期二

歌德學院與德國的軟實力

本欄介紹過英法等國推進軟實力的機構,作為孔子學院的同級比較,其實國力越來越強的德國也有同類編制歌德學院,而且近年越來越活躍。筆者早前剛參加過他們在香港舉辦的鐵幕紀念活動,並以此延伸至談香港的「無形圍牆」,感覺德國的文化外交攻勢,因為結合了歐盟身份,和英法相比,又自成一家。

歌德學院前身是1925年在慕尼黑大學成立的「德國學院」,原意是在一戰後重凝國民對國家的信心,並改善德國的國際形象。當時學院分「科學部」和「應用部」,前者專研德國歷史、語言、文學、藝術、風俗、經濟等,後者負責宣傳科學部的成果。起初德國學院針對身在異鄉的德國人,但逐漸加入國外德語培訓,而這得到外交部的背後支持。1932年,德國國寶級詩人歌德逝世100周年,德國學院為茲紀念,設立專責訓練德文教師的機構,定名「歌德學院」。雖然二戰是人類的黑暗時刻,但德國即使在那時代,也依然重視輸出文化,當時德國學院遍布整個歐洲,以至在阿根廷、中國等都有工作。二戰後,德國學院一度被佔領區政府強迫關閉,但不久即重新運作至今。

歌德學院總部設於慕尼黑,學院遍布全球98個國家,設159所分院。雖然德國不像英、法曾擁有殖民帝國,但隨著它成為歐盟領袖、德語變成歐洲新興通用語言,希望學習德語的全球民眾越來越多,乃至令德國無帝國之名,而有帝國之實。根據學院的2014年年報,全球大約有1,500萬人學習德語,當中超過27萬人直接在歌德學院學習,數字似乎不高;但考慮到全球共有9,500所學校提供德語課程,其中超過90%課程都和歌德學院有合作關係,就明白其輻射面的影響力。

德國外交部多次與歌德學院簽訂《合作框架協議》,訂明學院受德國外交部委托,「執行外交部的對外推廣文化政策和任務」、「促進國際間的文化合作」。協會董事會須由德國外交部背書,海外分院直接接受由德國政府撥款,外交部甚至可在「特別情況」下直接指示董事會執行決定,可見其官方色彩。負責德國對外文化推廣和教育工作的官方機構為外交部文教司,而相關政策的執行,則由半官方組織及友好NGO如歌德學院、德國學術交流中心、阿登納基金會等負責。既然由第一天開始,歌德學院就有政府背景,其宗旨自然不是單純的語文教學。根據官方章程,學院要「通過文化、社會和政治生活資訊的介紹,展現一個豐富多彩的德國」,所以在語言以外,也兼辦文化項目,並聯繫各地有影響力的學者、文化人。

與其他國家相比,德國外交部更主張結合文化外交和教育策略,通過其主導歐盟、減少歐洲內部衝突的經驗,以減少全球因文化、宗教和意識形態而引起的衝突為宗旨,作為德國對全球的貢獻,例如德法成功轉化世仇關係為緊密夥伴,就頗獲中日兩國的溫和派肯定,頻頻高呼要向德國取經。加上兩德統一是和平統一解決領土爭端和分離主義的創舉,德國也經常利用這成功案例,對外推廣自身對維持世界和平的貢獻,特別對南北韓、乃至兩岸關係掌握了一定話語權。

由於歐盟在國際層面缺乏專屬的文化外交結構,歐盟內話語權最大的德國,就不時使用「歐盟身份」來推廣其文化外交,並間接惠及自身;又或反過來通過歌德學院,來為歐盟服務,卻間接鞏固德國在歐盟的領頭地位。例如德國曾利用科倫坡歌德學院作為工具,以改善斯里蘭卡與歐盟的關係;南斯拉夫解體戰爭期間,歐盟一度面對道德危機,德國也是以歌德學院為中介搞文化外交,維繫它在巴爾幹半島的影響力。在和平時代也有同類例子,像是在1999-2002年間,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發歌德學院聯同歐盟和其他文化機構舉辦了一系列講座和座談會,研究歐洲未來和探討文化議題,德國在整個項目居明顯主導地位,令「歐盟身份」和「德國身份」的邊界變得更蒙糊。

換句話說,歌德學院其實可以說是德國的「文化外交部」、歐盟的「委託文化外交部」,似乎和政府關係比英國文化協會、法國文化協會等更密切。1999年後,為面對對削減經費和國際的新形勢,歌德學院展開了一連串改革,將重點地區轉到東亞、東歐等地;9/11後,德國政府希望增加與伊斯蘭世界的對話,又令歌德學院大舉進入伊斯蘭世界。但歌德學院始終能適應時代,通過文化外交,成功沖洗了納粹極端主義的陰影,一躍而成全球最積極推廣和平的大國。而「維持世界和平」一如中國的「和平發展」,成了德國外交政策最常出現的字眼。歌德學院多年來的箇中貢獻不但不能低估,而且不足為外人道。

沈旭暉 亞洲週刊 2015年12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