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0日星期五

「馬里×古巴」的香港音樂盛宴

不少朋友抱怨香港缺乏國際視野,其實在大家身旁經常有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一流演出、展覽與交流機會,且價錢合理,只是缺乏宣傳,加上本地人興趣不大,才未能廣為人知。筆者月前欣賞兩位分別來自非洲及拉丁美洲的樂手crossover演出,便值得一談。

來自拉美的是古巴樂手Roberto Fonseca,他是爵士樂鋼琴演奏家,父親是鼓手,母親是演唱家,其兩個兄長亦是音樂人,如此家庭背景在昔日古巴十分普遍。以紀錄片《樂滿夏灣拿》而廣為人知的Buena Vista Social Club,也是同一時代產物。這樂手特別之處,在於其成長年代已沒太多政治禁忌,一直嘗試把美國爵士樂與古巴傳統旋律融合,在古巴完成作曲碩士學位後,跟隨老年成名的Buena Vista Social Club世界巡迴演出,他的知名度亦隨之上升。10年前,他推出專輯Zamazu,把非洲音樂、爵士樂、古典樂、古巴傳統音樂共融,奠定古巴新一代crossover地位。

來自非洲的則是馬里音樂家Fatoumata Diawara,她代表另一截然不同文化光譜。馬里曾是法國殖民地,稱為「法屬蘇丹」,她年幼時赴法學習表演藝術,20歲即參與法國知名劇團Royal de Luxe演出,但其心願也是把西方音樂與家鄉共融,認為這樣才能把馬里南部傳統民樂「Wassoulou」元素推向國際。兩年前,她開始跟Roberto Fonseca合作,想不到這兩位「crossover音樂人」的進一步交接,會成為世界一大文化風景。

把古巴與馬里相提並論,並非純粹是為了crossover而crossover。古巴與馬里早在十六世紀便建立社會文化聯繫,當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後,西班牙殖民者率先踏足古巴,同時帶來各種歐洲傳染病,1529年古巴爆發麻疹,便導致三分二古巴原住民喪生,西班牙惟有從非洲引入奴隸貿易。

按1817年人口數據,當時古巴半數人口(約36萬)為黑人,其中三分二黑人都是奴隸,包括大量來自西非一帶的黑人後裔。今天西非加納曾被西方殖民者稱為「黃金海岸」,科特迪瓦的意思是「象牙海岸」,貝寧卻被稱為「奴隸海岸」,但西非真正大國是昔日位於內陸的馬里王國,因此馬里文化被視為西非代表,並傳到古巴。

觀眾克制 樂手沒趣

馬里音樂透過黑奴傳入古巴後,跟古巴當地社會產生互動。來自西非的黑人於古巴自發組成小型音樂社群,稱為「Cabildo」,直至1886年奴隸制被廢止,這一結社傳統依舊被古巴非裔人保留,音樂傳統也就世代相傳。古巴革命後,盡量不希望受西方文化影響,自身卻積極輸出拉美文化,深受西非文化影響的古巴音樂通過唱片、無線廣播等方式,終於「回到」馬里。

時至今日,哪怕是最傳統的馬里人,他們對來自古巴並帶有馬里風味的音樂都感覺熟悉,反倒是古巴人往往不意識到自身音樂的非洲根源。這樣的crossover才是真正「全球在地化」,即使大家不熟悉相關音樂,單是到現場感受一下及了解背景資料,已是寶貴一課。但在「亞洲國際都會」,這樣的國際音樂盛宴卻彷彿引不起一絲迴響,兩位樂手對現場觀眾的「克制」反應也似是有點沒趣,實在可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