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6日星期五

哪裏是「新加坡旁」?

月前在美國遇到一位馬來西亞教授,談到他的家鄉被稱為「新加坡旁」而感到不是味兒。相關廣告在香港隨處可見,原來迴響還真大。

這是中國某地產商的地產項目,計劃在柔佛海峽填海造地,建造「森林城市」。據報,計劃包括4個人工島,填海面積達14平方公里(約等同六分一個香港島),以200%綠化比為標準,耗資2500億元人民幣(約2984億港元)。但目前什麼也沒有,投資者猶如「買島花」。

該項目本來就是徹頭徹尾的大馬項目,獲大馬政府與柔佛蘇丹大力支持。大馬總理納吉布(Najib Razak)今年3月宣布,把「森林城市」區域設為免稅區,並對未來入駐的旅遊與醫療企業提供稅收減免優惠。柔佛蘇丹亦一直希望發掘柔佛西部發展潛力,而「森林城市」的綠色環保理念也跟政府吻合。柔佛的地產商更是普遍歡迎項目,甚至認為它將成為「東南亞杜拜」,雖然此刻大家不必當真,但起碼有夢想,凡事不一定不可成真。

但掌聲背後,自然充滿雜音,例如不少柔佛當地漁民便大為擔憂。他們認為大規模填海造陸,將對海峽附近海域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自從工程2014年動工以來,漁民的每日捕撈量已開始下降,一旦人工城市建成,漁民可能難以維生。柔佛的環保團體對媒體表示,柔佛政府與環境署在批准這一項目時,並未徵求他們及漁民的意見,乃霸王硬上弓。假如沒有足夠的人「買島花」,項目會否爛尾更是難料。

另一邊廂的新加坡,對有關項目也頗有保留。在項目通過大馬環評時,新加坡政府便密切關注工程對附近海域的影響,新加坡議會也有議員反對,主要顧慮是對新加坡周邊房地產市場的衝擊。「森林城市」目前已規劃的住宅單位多達33.6萬個,超過新加坡全國私有住宅數量,會否引發星洲房價下跌,進而影響該國穩定社會重中之重的房屋政策,現在誰也說不準。

然而,在對外宣傳時,整個計劃偏偏不提大馬或柔佛,而以「新加坡旁」為宣傳口號,強調這一城市與新加坡只有「一水之隔」,居民能依託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優勢,也就是「搭便車」,一如深圳與香港。今日不少深圳房地產開發項目也打「香港牌」,宣傳「在港工作、在深生活」,以「不限購」吸引港人買房,背後思維幾乎一樣。但無論是新加坡人還是柔佛人,對這樣的宣傳方式都不會好受,前者認為是被「抽水」,後者則覺得不被尊重。

可是,從另一角度看,「新加坡旁」本身其實也可是一種新馬之外的身份認同。 跟港深情形類似,柔佛首府新山一直被視作新加坡商貿在大馬的「腹地」,大量新山人為了高薪酬及機會在新加坡工作,不少新加坡人則為了低物價而在新山置業,這些人可說同時有兩國身份認同,這認同會否慢慢出現跟新加坡及大馬的偏離,值得關注。如今「森林城市」項目預計將容納70萬人口,倘若這一社群也遵循同一認同,無疑是一個關鍵大數目。

打算投資「買島花」的人會否想到這些?你說呢?

小詞典:腹地(Hinterland)

一個港口的經濟延伸地區,與港口擁有相連的政治、經濟、社會脈落,天然資源可作為港口的後盾,人力資源可成為港口的勞工,其他人口則是港口的市場。新加坡除了以馬來西亞為腹地,也拓展其他鄰近地方為腹地;日本學者濱下武志也認為香港擁有八大腹地,但回歸後經濟一面倒,理論似已遠離現實。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