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8日星期六

首屆鼓手節 本土國際Fusion眾樂樂

在眾多樂器之中,鼓可算是最國際化和多元化的樂器之一。鼓樂包含了不同的風格和色彩,當中包括流行和搖滾樂,高端的藍調,傳統的進行軍鼓和中樂,以至充滿異國風情的非洲鼓等。當中貫穿不同文化,也遊走在不同族群之中。鼓手除了需要具備強烈的節奏感和手腳協調性,更要了解鼓樂中的不同學問。其實,單是了解不同鼓樂的發展和互動,已是一門有趣的國際關係入門課。雖然鼓樂在不同音樂文化中擔當着重要角色,但卻未能得到香港媒體和觀眾的注意,這確實值得我們進一步推廣。今年,鄧樂妍博士和鄧卓斌籌備了香港首屆國際鼓手節,這不但推廣鼓樂文化,同時也包含了國際視野和教育意義。當中既有香港80後鼓手,更有在格林美獎勇奪多個獎項的國際級鼓手,他們之間的合作和互動的確值得我們期待。而是次鼓手節監製鄧卓斌就會為我們剖析當中的目的和意義。

受訪者:鄧卓斌(Francis, F)
訪問者:沈旭暉(Simon , S)
整理:李志鵬

S: 你們為何有念頭去籌辦這個鼓手節?
F: 總監鄧樂妍博士在一個國際音樂節中認識了一位殿堂級鼓手Thomas Lang,他以手腳協調性高見稱,手腳幾乎可以用同樣速度演奏。2004年,他在全球46個國家舉辦了220場表演,可是卻沒在香港演出過,於是萌生邀請他到香港演出的念頭。鼓樂包含着不同的文化,例如中國傳統、西洋古典、爵士、流行和金屬都有各自的元素,而且風格清晰。鼓樂的優勢就是沒有包袱,即使帶着不同的民族氣息,依然能在不同樂種中融和。當我們提到樂器時,鼓常被忽略,但作為樂器,它是在旋律、節奏和音色上,都具多方面可塑性,而且極需四肢配合,對速度、靈活和音色配搭等技巧要求甚高,同時也極富有文化內涵。

S: 在這次鼓手節中,主辦單位安排了哪些活動?
F: 這次國際鼓手節於6月5日至12日舉行,當中包括公開排演環節讓學生可以與鼓手交流。同時,大師班讓樂迷可以和格林美級鼓手互動和學習,其他樂迷也可到場旁聽。鼓手們也會到訪多所院校舉辦工作坊,以推動香港音樂教育和鼓樂文化。其中,6月8日至11日就有連續四場音樂會。

80後鼓手肩負橋樑角色

S: 香港學習鼓樂的情況如何?
F: 鼓是很多人學的樂器,但不是學鼓之人總覺得是冷門的一門。這可能因為大家對鼓樂總有一個迷思,認為家中必須擁有一套鼓才能練習鼓樂,可是在家中擁有一套鼓無論在香港或是外國都是件奢侈的事。 其實,只要在家裏放置一套練習器材,練習手腳的協調性,並定時到工作室練習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近年,樂隊音樂在流行樂壇再次活躍起來。

S: 全球哪些地區的鼓樂文化較濃厚和受人重視?
F: 在世界各國中,美國的鼓手文化最濃厚,特別是爵士樂。其中,殿堂級鼓手Buddy Rich雖然已逝世20多年,但當地一直仍有舉行音樂會紀念他。美國雜誌Modern Drummer Magazine更是音樂界中的《時代雜誌》,當中有不同的投稿,亦有大量關於打鼓技術的討論。近年,內地鼓樂的發展也很快,並設有專門的鼓樂學校,而且規模相當龐大。另外,內地也積極籌辦鼓手節。在這次鼓手節中,我們滙聚了國際和香港不同範疇的鼓手,風格遍及流行、爵士、搖滾、軍樂、節奏藍調、西方古典樂及中樂。當中大部分是香港80後的鼓手,他們雖彼此認識,但卻鮮有合作的機會。我們希望憑這次音樂節促進他們的合作,大膽嘗試不同組合,擦出火花。

S: 在籌備鼓手節時,你們有什麼使命和目標?
F: 在籌備鼓手節的過程中,我們接觸了不同的人,介紹音樂節的內容和特色。我們提及當中的國際級鼓手曾多次在格林美獎中得獎,可是知道的人不多,直至獲悉有關鼓手的名作後,才知道是神級人物,始終香港人對流行界別的音樂比較熟悉。參與這次音樂節的鼓手Peter Erskine曾為超過700張專輯演奏,兩次獲格林美獎,10次獲選為年度最佳爵士鼓手,更是Fusion Jazz的鼻祖。Russ Miller則曾為60多部國際電影配樂,包括《生化危機》、《情陷紅磨坊》和《沉默之丘》等。鼓手往往是一個節目的幕後功臣,音樂的靈魂,帶動觀眾的情緒。在一場音樂表演中,觀眾很容易忽略鼓手的角色,但如果沒有鼓手的配合,音樂就會失色不少。在我們的想像中,獨奏樂器多是電結他、小提琴、鋼琴和二胡等,少有聯想到鼓作為鎂光燈下的主角。因此,我們其中一個使命就是希望將鼓手帶到幕前,讓觀眾認識到他們的重要性。

S: 你們希望通過鼓手為香港人帶來什麼衝擊呢?
F: 世界各地有不同的鼓文化,有着不同的風格和節奏,這背後有獨特的美學構想,以及展現不同的文化概念。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不同時空和文化在香港相交,能快速吸收外來文化,進而衍生和創造新事新物新風格。以往香港曾舉辦過不同形式的鼓手節,而這次鼓手節第一次滙聚了五大鼓樂,包括中國傳統鼓樂、西洋古典鼓樂、爵士鼓樂、流行鼓樂和進行軍鼓鼓樂,是一次大膽的合作,我們期望不同界別、風格的鼓樂和音樂家相互碰撞、交流,產生化學作用。這次鼓手節以邀請80後的香港鼓手為主,80後是一個特別的世代,他們受到社會的關注,同時也是現今樂壇的主力,成為連接不同年代音樂的橋樑。

S: 在籌備鼓手節時,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F: 一般人對鼓手的印象比較模糊,因為鼓手都留在工作室練習或者身處舞台後方,難被觀眾留意。他們一般節奏感強,在表演中十分忘我。相比其他樂手,鼓手難以把整套鼓樂帶到不同地方表演,但他們也樂意與人分享。在籌備音樂節的過程中,需四出尋訪不同界別的香港鼓手,他們大多忙於教學,因此我們需要安排適當的表演及訪問時間。我們有幸邀請到格林美級的鼓手演出,可是,即是同一爵士組合的成員,他們分處世界不同地方表演,要安排他們到港活動,需要極高的時間管理技巧。表演中有安排他們和中樂手合作,即使他們音樂造詣高超,但仍樂意與他人合作排練。這種對藝術領域不斷的追求與嘗試,是值得敬佩的。

S: 首屆國際鼓手節之後,你們有什麼目標和發展方向?
F: 我們希望往後仍能舉辦鼓手節,延續當中的精神和目標。今年的規模較細,只邀請了香港80後的鼓手,我們希望能得到更多業內人士的重視和支持,未來可以邀請更多香港不同界別的鼓手,令這活動成為一個交流平台,讓不同音樂領域的鼓手演奏、交流,為香港大眾帶來不同風格的鼓樂表演。另外,現時鼓手節的資源畢竟有限,這也需要工商界的支持。我們希望鼓手節富有教育意義,令作為國際城市的香港能成為一個文化熔爐,將不同的音樂特色滙聚、融合、再創新,建構屬於這個城市的鼓樂文化。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的性格,彼此擁有不同的文化內涵,我們期待在鼓手節中進一步尋找屬於這個城市的聲音。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