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6日星期一

微信世界:從鄭永年的「中國網絡民主論」談起

大家在香港習慣使用Facebook(fb),往往傾向不使用內地的微信。但事實上,微信世界的生態比fb只有更蓬勃,也有更全天候的經濟模式。這不單是互聯網生態的觀察,對國際關係也有深遠影響,因為這涉及互聯網與民主化這核心議題。數年前,中東、北非的「阿拉伯之春」,就被視為「Twitter 革命」,微信作為「中國Twitter」,又會有什麼角色?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教授在〈互聯網時代的中國政治變革〉一文,對上述議題便很有參考價值。鄭永年長期研究中國政治轉型與治理,也是研究中國當代民族主義的先驅之一,他把中國政治轉型的核心,歸納為「開放、競爭、參與」3個互相影響的過程。

在他看來,互聯網為中國當代社會帶來的最顯著變革,在於促進政治的開放性。微博、微信等互聯網社交媒體,讓不同身份與利益的社會群體,獲得幾乎是同級的話語權,開拓民眾表達利益訴求、監督政治行政的渠道,這都已是事實。

曾經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員,如今與網民處於同一平台,政府須要回應社會訴求的壓力,並非空談,而是切實存在;只要網民不觸及中共管治的底線(中國網民最擅長擦邊球),就民生事務而暢所欲言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有了「網絡問政」的環境,「競爭」和「參與」這兩個政治轉型的關鍵,便會進一步受互聯網影響。鄭永年把中國政治治理人才的選拔制度,歸納為「賢人政治」(meritocracy)之上的民主,即通過政治體制內部長期培養提拔、而非如西方民主政治一般,單純依賴選舉產生。

但賢人政治本身自帶精英屬性,被提拔的官員較選舉產生者,更容易與社會民眾疏離。而互聯網平台,正好拉近了政治精英與普羅大眾的距離,提升了賢人政治選拔模式的競爭性和質量。

我們曾介紹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傳播與社會學系副教授楊國斌關於「互聯網推動中國民主化」的願景,楊國斌的論述框架是以「公民社會」為核心,寄望互聯網促進民眾採取從下而上的方式解構威權,實踐「草根民主」。然而,這一論述模式假定中國已經發展出成熟的、西方式公民社會,並將政府置於被動應變的地位,難免忽視了政治現實。相較而言,鄭永年除了長期觀察中國網絡動態、也深入民間,這分析框架捕捉了中國政府、官員與非組織化的公眾之間的互動,則更符合此刻的國情。

然而,互聯網對中國政治轉型的積極作用,自非必然。無論是從頂層設計角度,還是從草根社會的視野,互聯網對中國政治生態的衝擊,都有難以忽視的負面效應。根據鄭永年的分析,互聯網與現實政治交織過程中一大弊端,就是網絡對現實政治的「解構效應」有餘、「建構作用」不足。在國外,類似「阿拉伯之春」中互聯網的力量,可能在短時間內衝擊、甚至推翻一個威權政府。但在之後的現實政治重建過程中,互聯網政治先天的分散性、扁平性、無序性,就嚴重阻礙了新的、具有實質行政能力政治權力機關誕生,最終不少地區,又退回到依靠威權政治維持社會秩序的舊路。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國內主流民眾,都很意識到要避免上述情況出現,因此在促進網絡民主時,往往傾向維持政府的基本權威,只以改良主義為重點。

鄭永年更強調,在互聯網影響政治的過程中,其解構效應不僅適用於威權政府,也同樣適用於傳統意義上的民主政府。這是因為互聯網民主的本質,就與以民族國家為單位的代議制民主理念有別,已經打破了國家的疆界,也削弱了政府的權威。在網絡公民的話語中,理論上,每一個個體,都能直接與網絡世界的其他個體發生聯繫,那麼傳統的政府、議會「集中並反映民意」的職能,就不再具壟斷功能。問題是,在現實世界中,為解決種種社會問題,政府和代議制依舊是發揮實際作用的不二之選,在互聯網理念與現實政治之間,國家權力機構的角色就異常尷尬。對此,中國政府不會、亦不可能毫無反應,也會傾向於通過既有威權機制,建立互聯網部門,而不是任由網民由下而上的建構自己的秩序。

至於互聯網對民粹能量的釋放,在內地社會,程度與特朗普、英國脫歐、勒龐等支持者相比,也是不遑多樣。大陸旅德政治學者彭濤曾擔憂互聯網可能「為民主政治掘墓」,鄭永年在前述文章亦指出,互聯網這一平台跳脫於傳統監管模式之外,可能將社會公眾非理性的一面急劇放大。這種網絡民意對現實政治、民主理念的傷害,可能遠遠高出不少人的預計。傳統意義上民主的核心價值之一,即是「尊重少數人的利益訴求」,但在互聯網民意中,聲勢浩大的網絡討伐,往往導致被討伐一方毫無個人隱私與基本權利可言,淪為網絡民意欺凌的對象。

在「中國特色互聯網」環境中,官方本來就善於針對特定話題,煽動民意,為官方特定立場背書。近年活躍華語互聯網世界的「小粉紅」社群,就不時在官媒(或親官媒輿論領袖)指引下,對眾多港台藝人、政客口誅筆伐,還組隊翻牆於 Facebook「洗版」,周子瑜、何韻詩、張敬軒、到今天的韓流,都是典型受害人。如果互聯網之花在中國結下這樣的「果」,又有多少人還會一如既往地嚮往民主呢?

以上種種,無不反映出互聯網與民主化錯綜複雜的關係,尤其在當代中國社會環境中,將二者做簡單的線性分析,無論是純然正面、還是負面,都是脫離現實的。正如我們上週談及國際民主化退潮之勢,中國「真.民主化」的未來,同樣不能只依賴互聯網。假如只有互聯網、而沒有其他中介,中國的民主,又會變成怎樣呢?在月前我們談及「微真相時代」的文章,特別是講述假如文革時有互聯網的一段,足以成為警示。

小詞典:小粉紅

中國大陸新生代,特別是「90後、95後互聯網社群」中民族主義者的別稱。他們一方面在國內外流行文化中成長,使用大量網絡術語、潮語,行為打扮也追上潮流;另一方面又具有典型民族主義情緒和訴求,主要活躍於新浪微博、百度貼吧等平台,亦有大規模自發組織翻牆「出征」Facebook 的「戰績」。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