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日星期五

一帶一路之斯里蘭卡:反華示威是結構性嗎

中國「一帶一路」的海外大規模基建陸續推進,包括斯里蘭卡的「漢班托特(Hambantota)港口城開發計劃」(見小詞典),卻引起當地居民強烈反對。類似情形並非第一次出現,相信也不是最後一次,背後的博弈,正是「一帶一路」的縮影。

中國對斯里蘭卡港口城的投資和建設,雖是商業掛帥,但也有重要戰略考量。從國際貿易層面而言,斯里蘭卡位處於中東—東亞航運中樞,四周遍布優良港口,而「一帶一路」正是要聯通歐洲、中東至東亞的商貿線路,斯里蘭卡港口的經濟價值極高。從地緣戰略角度看,斯里蘭卡不僅扼守中東石油輸出線,亦是連接西太平洋、印度洋水域的關鍵港口。近年中國在吉布提(Djibouti)、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地先後投資港口城,就是希望加強對沿線能源轉運的控制力,提升能源安全,西方卻視之為有軍事含義的「珍珠鏈戰略」。但這也是觀點與角度問題:中國海軍的確希望西進印度洋,自2014年起,中國潛艇便曾數次停靠斯里蘭卡港口。隨着斯里蘭卡港口成為中國勢力範圍,中國海軍可能獲得的戰略便利,充滿遐想。

然而,中國在斯里蘭卡並非一帆風順。數年前,中國試圖興建科倫坡(Colombo)港口城,但因斯里蘭卡政府換屆,新政府對中資運作不透明而產生疑慮,一度叫停項目,直至爭取其他資金失敗,才不得不重啟項目。這次的漢班托特項目也不平靜:項目是由斯里蘭卡前政府協商成事,但中資在2010年進駐後,一期項目收益有限,二期項目又遲遲不見進展,營運呈現巨額虧損。斯里蘭卡新政府寄望與中國重啟配套建設開發,轉虧為盈,但在項目動工典禮,遭遇當地農民和佛教徒示威抗議;最後政府要動用水炮和催淚彈鎮壓,造成21人受傷。

當地居民反對項目的理由,其實不難理解。首先,長達99年的土地租賃合同,容易被視為「賣國」,不少人認為無異於上世紀英國人建立的殖民地。其次,項目需要的土地,是當地人世代生息繁衍之地,居民不愿將之交於中國商業開發,也是保育的表現。第三,佛教徒對項目潛在的「文化殖民」頗為忌憚,擔憂中國建築、開發團隊將長期駐扎,數十年後,後代將建立自己的社群,「侵蝕」本土社會。

項目不止受到一些本地人反對,中國的區域競爭對手,也不會樂觀其成。美國一直警惕中國海軍在印度洋的活動,上述協議達成時,就有美方官員表示將密切關注實施細節。印度比美國更焦慮:年前中國潛艇停靠斯里蘭卡港口時,印度表示了強烈不滿,如今中資大規模投入印度洋沿線,印度鷹派在國內一直主張反制,這也是斯里蘭卡政府態度不時反覆的主因。

問題是斯里蘭卡本身資不抵債,亟需外資改善經濟,然而斯里蘭卡前政府因人權記錄糟糕,歐美資本多不願進駐;新政府雖然試圖改善人權狀況,但至今爭取外資成效依舊有限。斯里蘭卡不願激怒強鄰印,甚至表示願意將另一深水良港Trincomalee交予印度開發,然而印度自身也亟需外資改善基建,亦無力對斯里蘭卡長期投資。除了中資,斯里蘭卡其實沒有多少選擇。至於中資在「一帶一路」會否一改陋習,同時關注本地社區、民生發展,才是反華示威會否變成結構性的關鍵。答案如何,就得看未來十年了。

小詞典:赫班托達港口城開發計劃達

2016年12月,斯里蘭卡政府與中國就南部港口城市赫班托達「港口城」開發計劃達成協議,將赫班托達港80%股份售予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並委託後者進行開發。開發項目覆蓋範圍甚廣,除了貨運港口基建,中方還在港口周邊50平方公里土地建設工業園,園區內設立貨物集散中心、工廠和商貿中心等。這模式與中國在吉布提、斯里蘭卡科倫坡等地的「港口城」如出一轍。協議將上述土地以99年租期租予中國,中方還可在99年後,與斯里蘭卡協商續約99年,無需即時歸還土地使用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