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3日星期一

緬甸果敢「高度自治」與國際緩衝區

大家常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掛在口邊,卻不時忽略出現上述構想的宏觀國際關係背景。有這類身份的地方,很多時候被視為國際勢力之間的緩衝區,才得到不同形式的自治。日前,緬甸軍隊開入的北部果敢地區,即可視為一例。

「緩衝地帶」是地緣政治術語之一,通常指兩地因交戰或其他因素,在交界處劃出的緩衝中立地帶,並不完全屬於任何一方,而由兩方共管或第三方管理,例如分隔南北塞浦路斯的聯合國緩衝區。但廣義上,一些存在於列強之間的小國也能起「緩衝國」作用,例如冷戰期間的芬蘭,中印之間的尼泊爾、不丹與錫金等。當雙方勢力分布失衡,緩衝國就容易消失,例如錫金終被印度吞併。

果敢之稱始於十九世紀,但那一帶早在東漢就屬中國勢力範圍。當時,英國殖民勢力進入印支半島,把本為中國藩屬的緬甸收為殖民地,一八九七年與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議緬甸條約》,果敢才被納入英屬緬甸。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簽訂的《中緬邊界條約》,亦對此確認。然而,無論果敢在歷史上歸屬中國還是緬甸,多由地方土司管治,鮮有中央政權能直接控制。

英國撤退後,果敢忽然成為國共內戰的緩衝區。現時果敢一帶的華人,除了土生土長的果敢人,也有相當部分是當年國民黨軍的後裔。這是因為國共內戰期間,由雲南敗退進入緬北的中華民國國軍九十三師,在果敢開設了軍事學校訓練部隊,果敢歷來一些軍閥,包括親緬武裝領袖羅星漢、軍閥昆沙、果敢主席彭家聲等,都是軍校同期學員。

緩衝消失 中緬摩擦難免

果敢的「高度自治」,並非完全是被賦予的,更多是主動爭取。例如一九六三年,緬甸中央希望有效控制果敢,一度出兵與聯繫親政府的軍閥鎮壓分離主義,果敢反政府武裝勢力接受中共訓練及支持,彭家聲也將果敢部隊重新編制,組成「緬甸共產黨東北軍區」,成功控制果敢一帶。

直到一九八九年,彭家聲領導果敢脫離緬共,獲緬甸中央認可下成立「緬甸撣邦第一特區」,管有政治、軍事、經濟實質控制權。如何在國、共、緬、本土四方之間遊走,一直是果敢生存之道。

諷刺的是,這次緬甸政府軍開入果敢,也利用上述空間。緬甸對內宣傳這是對華自衞,自然容易激起民族主義情緒;果敢一方則希望演繹為「中央政府對少數民族自治權的沒收」,希望其他地方勢力同仇敵愾。復出的彭家聲曾發出致全球華人書,向全球華人求助,但北京表明:「一向尊重緬甸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允許任何組織和個人利用中國領土從事破壞中緬關係和邊境地區穩定的活動」。

假如果敢被緬甸中央政府、特別是開始民主化和接納西方價值的新政府完全控制,當地緩衝功能可能快速喪失,中國西南部與緬北之間的直接摩擦或會全面展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