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6日星期五

楊千嬅演唱會的「境外觀眾」

上週到紅館看楊千嬅演唱會。目的很簡單,找回屬於我們那年代的歌,理應很「本土」,沒有甚麼國際元素。

但原來不是的。一個晚上的焦點,都被逼放到後排一整行觀眾。

是的,一整行,一行十多人。

這十多人似乎來自一個大家庭,兩人是家長,另外都是小孩,年齡介乎小三至中一之間,大概是表兄妹、堂兄妹一類。

這家人在演唱會全程高談闊論,而談論的內容,自然和演唱會毫無關係。例如楊千嬅分享婚後心路歷程,父親就以看大戲的語氣,說「以後既野我地點知呀哈哈哈」。小孩的焦點,自然是「D光幾時會射過黎,我覺得射過黎好舒服」。

我們前後超過十次怒目相投,他們毫不理會。最後多次直接出口術,他們旁若無人。原打算完場後教訓一下,他們卻在十一時半集體離開。因為要趕尾班車回廣州。

近年中港融合,紅館演唱會越來越多「境外觀眾」、特別是內地觀眾,這已成為新興現象。一般內地觀眾不會如此,沒禮貌是家教問題,自不待言。但想了很久的是:究竟同一現象,又會否在港人身上出現?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這不是說香港人質素怎樣高,但香港人不會以這樣的方式消費:要是搞親子活動,有大量更互動的可選擇;要是要花上數千元,卻會情願旅行。唯有先富起來的同胞,會結合演唱會、親子和旅行。

這不是「本土行為」。

而且,會購票進場的香港觀眾,除了為娛樂,也是為集體回憶。不熟悉楊千嬅歌曲的,例如公公婆婆或「千禧後」,大概進場的不會太多。所以進場的,真的是為了聽歌。不像非本土人,到場心態似乎和參觀大嶼山大佛一樣,也只會以看大佛的心態看楊千嬅,以看大戲的態度聽她獨白。

舉一反三,所謂「中港矛盾」,有時不過這麼回事;近年歐洲興起的排外風潮,有時也不過同一回事。潛台詞就是:歡迎遊客,歡迎投資,更歡迎朋友,但假如你的消費「價格」,令我的消費「價值」下降,就另當別論。

就像演唱會,我購票的價格和你的相等,但因為你的存在,卻令我的享受指數急劇下降,那你的票價就不再合理。除非你包場,而不是被包容。假如沒有包場的能力,就應入鄉隨俗。這才是全球化時代的市場經濟。

假如這關鍵處理不好,在人口流動越來越便捷的全球化時代,本土主義在世界各地,只會越來越盛行。這不是搞什麼獨的問題,也不是排什麼外的問題,有時候,完完全全,只是日常生活的問題。

他們離開後,附近所有人都鬆一口氣,相視苦笑。那一幕,倒真的值回票價。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