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寶級」歌手陳潔儀早前參加中國大陸《我是歌手3》歌唱比賽節目,首兩回合均成績「包尾」而遭淘汰,在中國大陸、新加坡和香港引起激烈討論。這是十分有趣的比較課題,除了折射了三地文化的不同,也反映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反而對新加坡有一種浪漫化的想像。
比賽結束後,新加坡人普遍同情陳潔儀,尤其在陸媒指陳潔儀「走音」後,爭議聲更加激烈。不少網民指《我是歌手》本身就是個「大聲、大聲、任何歌曲都要大聲」的比賽,也有質疑「中國民眾可能有偏見」,「任何外國歌手到中國比賽都會輸」。但大體上,新加坡人反應還是相對冷靜,也有網民認為陳潔儀「選曲不適合比賽」,風波不久就平息。
反觀香港輿論和網民的反應,似乎更一面倒傾向替陳潔儀不值,抱打不平的情感比新加坡人更強烈。例如有網民指「大陸人只喜歡嗌破喉嚨的唱法,覺得咁樣先有power,似足佢地拜金的一概作風,根本不懂得欣賞音樂」;亦有人在陳潔儀的Facebook專頁以廣東話留言:「不飆高音不是競技歌手不是罪,您把這首歌唱得很好聽,重複聽了很多遍依然還是很動聽,加油!」還有網民在香港影音發燒論壇上留言,直指「上面的黑哨太多」。
有趣的是,陳潔儀早年在香港音樂市場並不算特別成功,雖然曾獲邀參演張學友的音樂劇《雪狼湖》而一度為港人熟悉,但並沒有在主流樂壇站得住腳。後來拍攝電視劇集《壹號皇庭II》、《妙手仁心II》,只反映歌唱生涯的無奈。反而在「我是歌手事件」後,香港才掀起對陳潔儀的追捧,網絡上不斷翻出她的舊作分享,不斷肯定她的「實力派歌手」、「滄海遺珠」形象,一些二手交易討論區更有貼文「徵求陳潔儀的任何二手LP」,還有不少留言希望陳潔儀「快點來香港開演唱會」。
香港人對事件反應之大,恐怕超出了對陳潔儀的喜愛,背後隱含一種身份認同情懷:在中國和新加坡文化之間,起碼在新一代當中,似乎相對傾向後者,並以此顯示對前者的不認同。在流行音樂史上,香港和新加坡的路也有一定相似性: 香港樂壇自1970年代開始本土化,新加坡自1980年代也興起過「新謠」,以華文唱作,以校園、年輕一代、我城故事作題材主軸,填補了同一時期的華文空缺。
不過由於新加坡華語流行曲市場太小,最大的娛樂傳媒機構星傳媒亦屬國有機構,沒有私人娛樂公司的跨國宣傳推廣策略,陳潔儀、許美靜、孫燕姿等不少都在台灣、香港闖出一定知名度,回頭再受新加坡人歡迎。至於香港的本土歌星以往雖然較多,但郭富城、李玟等早年出道時,都要靠在海外揚名;而普遍香港歌手在本土取得一定的成功後,通常會「外銷」到台灣開拓市場,有些甚至到日本、東南亞、美加華裔區,呈現了多元市場的生命力。在流行音樂市場以外的其他軟實力範疇,這種往外闖、自我調節以適應不同更大市場的能力,也是香港、新加坡一類面積小、人口少的國際城市必要的能力。
然而隨着中國崛起,流行文化市場開放,已取代台灣、東南亞,成為唱片公司必須重視的最大市場。只是中國的流行文化圈子跟過往的台、日有着截然不同的運作模式,邀請中、港、台、星馬華語歌手參加競唱的《我是歌手》,就象徵着中國崛起後設的新遊戲規則,週邊地方無論情不情願,難免都要加入遊戲,按中國的章法出牌。這亦象微着中國近年硬銷文化實力的策略,企圖將亞洲眾多離散的華人文化再度與中國大陸主流合併、單一標準化,支撐這種策略的,是一種大一統心態。
但「香港-新加坡認同」的其中一個核心共通,就是多元特質,與中國大陸的同化策略相矛盾。還是以流行音樂為例,在「外銷」模式之下,新、港歌手慣於突破本土狹小的市場,面向台灣、日本、東南亞等不同市場的需要,在創作與不同市場之間調節協商,盡量發揮本土特色。台、日這些市場雖然也有基本規則,但亦有吸納海外不同音樂元素的空間,讓過去數十年的亞洲各地歌手能高度流動。
不過,這種亞洲模式似乎正被中國模式取代,《我是歌手》正是標誌。在節目製作方面,它不時剪接現場觀眾聽歌太感觸而激動落淚、大力鼓掌叫好不能自已的畫面,令一些香港人質疑節目並非純綷的歌藝較量,而是有劇本、有台詞的「真人連續劇」。這類質疑,無疑是對中國大陸高度一體化、商品做假的條件反射。因此前季代表香港出戰《我是歌手》獲得評審好評的鄧紫棋,反而在香港普遍沒有「為港爭光」的印象,不少香港人認為她被「中國模式」徹底馴服,為了市場,放棄了香港本土特質,成為單純的「中國大陸藝人」。
陳潔儀贏得香港普遍讚同,先是她在比賽上選了《心動》和《心如刀割》兩首沒有過份激昂、颯高音的歌曲,在香港人眼中,竟成了另類抗爭。然後是陳潔儀被淘汰後,又有自稱「現場觀眾兼專業樂評人」在微博發文,指陳潔儀當地表現「全場都在走音」,孰真孰假,無從榰巧,但香港普遍公眾、傳媒甚至歌手同行,普遍質疑這種說法,認為是陸媒的抹黑。
無論如何,中國官方主流文化、意識形態已開始在強勁經濟資本下獨大。不過,文化大一統即令在亞洲,也是從不可能的,例如日、韓等依然能與中國議價,香港、台灣、新加坡等大中華地區的文化力量,也可與前者連結,作為中美兩大文化之間的「第三股文化實力」。陳潔儀的「我是歌手事件」,亦可作如是觀。
沈旭暉 梁振嶽 新加坡聯合早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