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4日星期二

由「果敢之變」折射中緬關係

緬甸政府軍開入華人聚居的果敢,雖然中國政府多番表明中立,但緬方將之宣傳為對華鬥爭,折射中緬近年關係可能已達新的臨界點。

中緬關係本來十分融洽,當時緬甸的軍人政府得不到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認可,被經濟制裁,國內基建主要靠中國支持,華人投資者壟斷不少項目。近年中緬關係出現變化,既源自緬甸軍政府搞改革開放,推進民主化,釋放昂山素姬,希望與西方關係破冰,也始於美國宣布「重返亞太」,除了重新聯絡盟友,也積極開拓新戰線,緬甸、越南等昔日的意識形態對手,正是主要拉攏對象。

2011 年12 月希拉莉歷史性訪緬,儘管中方態度是「意料之中」、「一切如常」,不少研究員卻私下斷言,中緬緊密合作將不復從前。被視為親美的港商黎智英,也在美國前高官牽線下赴緬投資,更令中國不是味兒。

最困擾北京的變故發生在2011年9 月,緬甸總統登盛突然宣布擱置伊洛瓦底江水壩興建計劃。該計劃由中國資助,登盛向國會陳說時稱擱置是「順應民意」,這說詞對緬甸軍政府而言可謂新猷。值得注意的是,登盛所指的「民意」,一方面包括改革派及環保人士,他們擔心水壩工程影響伊洛瓦底江水流及生態;另一方面還有少數民族,因大壩選址位於伊洛瓦底江源頭,被克欽族人奉為聖地及緬甸文明發源地。克欽族人不時叛亂,既針對中央政府,也針對華人,而緬北地區已醞釀一股反華情緒,也不獨在克欽族人當中出現。

適應時勢 走中間路線

「水壩事變」後,中國在緬投資開始減少,儘管在水電、油氣、礦業等仍佔重要地位。中國在緬投資項目一般具高度戰略意義,尤其在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緬甸是向西貫通中亞與歐洲的一個重要出口。例如中緬油氣管道於2010年動工,是中國第四大能源進口戰略通道,加上周邊的設施及維護,總成本達50億美元。如意算盤本來是借管道緩解「馬六甲困局」(早年中國約有五分四進口原油途經馬六甲海峽),保障能源安全,只是動工以來,又受緬甸民間組織及民眾反對,前途未卜。

《財經》雜誌報道,負責中緬油氣管道的中石油集團,至2013年年中累計已向緬甸贊助2000萬美元,興建學校、醫院、水庫與輸電線路等,理應是不俗的形象工程。問題是中石油提供資金後,卻由緬甸政府操作使用,投放在遠離管道工程的其他城市,令飽受工程影響至深的地區無法受惠,反而加劇對中國及中資企業的不滿。

基層百姓認為,中國當年支持緬甸軍政權,剝削當地利益,投資基建也掠奪了天然資源。緬甸精英階層對國家過分依賴中方同樣憂慮,間接迫使政府進行更多對經濟、自由化與國際化的改革。此時,美國提供了另一選擇,自不代表中國勢力在緬甸完全消失,但緬甸已自我調節,在中美兩大勢力之間走中間路線,從前的默契恐怕一去不返。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