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1日星期五

美國外交元老之死

上周在中文大學和美國駐港領事館合辦一個電影座談會,關於紀錄片The Diplomat,主角是美國外交元老霍爾布魯克(Richard Holbrooke),導演是他的兒子David,當日親身來和觀眾分享。這類活動在美國是盛事,但放在香港自然十分「小眾」;不過,電影和隨後的互動實在精采,值得更多朋友知道。

霍爾布魯克當過的最高官職是助理國務卿和駐聯合國大使,雖然算不上位極人臣,但在外交界的名聲卻不下「真.國務卿」,乃至被認為是歷代美國最偉大外交家之一,因為他是成功調解波斯尼亞內戰的最大功臣,更一度有望得到諾貝爾和平獎。

我認識這名字,也是源自讀書時代,當時塞爾維亞領袖米洛舍維奇(Slobodan Milosevic)被視為「狂人」,對弱鄰不斷先發制人,美國的被動方法不能應付,只好派出以強硬著稱的霍爾布魯克,想不到恰恰能制服對方。

看電影介紹他安排在軍用機場的戰機下舉行「歡迎」米洛舍維奇的晚宴,二人卻產生了惺惺相惜的感覺,男人的浪漫,外人是很難理解的。他早在越戰時就投身外交,也是中美建交時穩住台灣的主要人物,經歷無數傳奇一刻。雖然美國外交界有地域傳統,霍爾布魯克卻是唯一曾分別任職歐洲區和亞洲區的助理國務卿,也有商界經驗,被視為外交通才。

電影是其兒子經手,自然有不一樣的視角;出乎意料的是並沒有強調霍爾布魯克是成功外交家,反而很着意他晚年失意。霍爾布魯克有強烈個人風格,率性而為,敵人眾多,多次幾乎被委任當國務卿,但都因為自己人的「耳語運動」而落選,所以不斷失望。

克林頓夫婦對他相當倚重,但奧巴馬對他的作風不信任,最後他被奧巴馬任命調解阿富汗戰爭,同樣強硬的作風開罪了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Hamid Karzai),又得不到白宮支持,成了一生外交事業最大污點。

直覺告訴他,卡爾扎伊根本是個南越政權那樣的傀儡(這的確是事實),必須和有實力的塔利班談判、和解,才能讓美軍抽身,但奧巴馬不贊同;軍方因既得利益,也不支持。最後,霍爾布魯克單獨求見奧巴馬不果,找希拉莉述職期間氣急敗壞,急病突發過身。

性格的衝撞 世代的差異

我不斷問David,究竟為什麼奧巴馬不喜歡他父親?他認為這是性格問題,但也暗示了世代差異:在從前的年代,外交官獨當一面,不用管太多繁文縟節,關鍵時刻能扭轉乾坤,只要上司信任,基本上橫行無忌。

但隨著官僚制度越來越僵化,任何職級要有自主性都越來越難,而外交恰巧是一門不能按章工作的藝術,要是每一個動作都規行矩步,對手卻是不受任何制約的獨裁者、強人,工作是很難展開的。奧巴馬固然不信任老人家,也是過份信任制度。這紀錄片訪問了大量高官,但奧巴馬拒絕受訪,那份留白,讓人充滿想像空間。

令人難忘的,還有當日觀眾的一位中三學生,來自本土學校,以流利英語向嘉賓問問題,身旁都是教授和大學生也毫不怯場,而且對這些題目有真正認識,令人發現香港還是有人才的。只是怎能在這樣的社會、這樣的時代發揮,卻是另一回事了。

小詞典:岱頓協定(Dayton Agreement)

波斯尼亞內戰持續數年,最終交戰三方同意舉行和談,地點在美國俄亥俄州岱頓市空軍基地,Holbrooke是代表美國的主要調解員,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總統都親自出席。最終三方同意波斯尼亞成為鬆散邦聯,「穆斯林-克羅地亞聯盟」控制51%土地,「塞族共和國」控制49%土地,各有自己政府,令戰爭結束。戰後波斯尼亞經濟發展迅速,不少人至今懷念Holbrooke的調解功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