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昨天回顧2016年十件大事中的五件,今天與大家看看另外五件。
六、自由貿易受挫、保護主義興起
2016年本有望成為自由貿易協定開花結果的一年,在金融危機後,由美國主導的TPP、TTIP分別在太平洋、大西洋全速推動,門檻都比WTO高,假如成事,會改變世界貿易規則,並對俄羅斯、中國產生無形壓力。然而,各國內部都有強烈質疑,隨着右翼興起、特朗普當選,TPP已給美國放棄,TTIP亦由歐盟無限期擱置,連帶現已存在的一些自由貿易框架,例如北美貿易協定(NAFTA)也可能會重新檢討,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可能抬頭。
諷刺的是,對內部市場高度保護的中國,卻可能成為世上僅有對外倡導多邊貿易的大型經濟體,與各國的貿易關係會愈來愈複雜。
七、南海判決與中國攻勢外交
國際仲裁法院對南海爭議判決,結果對菲律賓一方大大有利,但中國堅決否定仲裁法院的權威,菲律賓新總統杜特爾特也低調回應,以換取中國的經濟支持。與此同時,中國的外交攻勢愈來愈強,東南亞各國雖然進行「對沖外交」,但姿態上更傾向北京,令美國在區內的盟友如新加坡等,正面對龐大壓力。
雖然習近平的「一帶一路」戰略成效需時,但亞投行作為「一帶一路」重要機制已開始運作,第一個聯合融資項目「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高速公路」已落實。美國國內開始認為奧巴馬讓中國坐大乃過分軟弱,假如中國繼續上述作風,可能跟美國新政府出現更多衝突。
八、台灣大選和台海新形勢
蔡英文當選台灣的新任中華民國總統,民進黨重新執政,主張「新南向政策」減低對大陸的依賴,並始終未明確認可「九二共識」,加上本土主義、年輕一代大受鼓舞,引起北京鷹派不滿,兩岸關係遠較馬英九時代緊張,兩岸「外交休兵」也隨著年終聖多美對台斷交而終止。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流露以台灣為對華外交籌碼的態度,引起兩岸關係多年未見的新變數,如任何一方過份反應,都可能打破現狀。
九、人民幣加入 SDR
今年10月1日,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正式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籃子,佔比例10.92%,僅次於美元、歐元,而高於日元、英鎊。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里程碑,意味中國在國際金融體系的話語權增加,也有利於海外人民幣需求增長。為推廣人民幣國際化,中國金融資本體系難免逐步開放,究竟政府在未來的角色怎樣,順其自然讓人民幣貶值,還是人為讓其升值以免美國打壓,令人觀望,但總有一天出現貨幣戰爭的可能性始終存在。
十、新興經濟體貪腐醜聞
全球經濟形勢未出現顯著好轉,新興經濟體的民選政權不少出現嚴重貪腐醜聞,例如「金磚國家」之一的巴西總統羅塞夫遭國會彈劾,前總統盧拉也牽涉在內;另一「金磚國家」南非總統祖馬也陷入醜聞,執政黨在地方選舉大敗;另一重要新興經濟體南韓總統朴槿惠也陷入「閨蜜門」,同樣被國會彈劾,下台可期;一度影響力龐大的委內瑞拉則出現經濟危機,通脹極嚴重。這些醜聞除了反映新興經濟體內部的結構性問題,也可能造成區域變局,例如北韓可能在南韓危機發酵時發射導彈挑釁,南美左翼政權當道的局面也可能一去不返。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