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特羅(卡斯楚)逝世,始終被西方輿論視為獨裁者,但他的「社會主義建設」,與斯大林(史達林)、毛澤東的手筆實在不同,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不少。
在1959年革命前,古巴75%的富饒土地被外國投資者、地主佔有,城市主要由白人聚居,有色人種被限制在農村。卡斯特羅將私有土地收歸國有,把城市內的地主、教會勢力驅逐出境,然後讓非裔、中下層拉美裔居民居住。對國有化的土地,卡斯特羅採取「社會主義合作社」的形式耕種開發,發展製糖業,令糖產品出口成為古巴最重要的經濟來源。
和中國、蘇聯相比,卡斯特羅沒有大開殺戒,情願「減少反革命份子數字」,讓不滿意的人離開;此外也有大批古巴人(甚至包括卡斯特羅女兒)逃離古巴,多數渡海湧入佛羅里達。此所以美國有龐大的反卡斯特羅古巴僑民群體,乃至成為美古復交的最大障礙。但某程度上,也因為他們在「監督」,同時卻不在國內構成壓力,古巴始終沒有走到極端。
卡斯特羅當然是古巴政府不容置疑的權力核心;其成立「保衛革命委員會」對古巴社會嚴密監控,關注潛在「反革命分子」,反對卡斯特羅統治的人都被視作反革命。不過,卡斯特羅始終未有採取「大清洗」、「文革」那樣的「群眾鬥群眾」、「互相揭發」的恐怖手段。
卡斯特羅政權無疑是獨裁,且處決了五百前朝高官,但在同世代相似政權中,比其殘暴者比比皆是。卡斯特羅的更大興趣,其實是國際共產革命,不惜投放大量人力物力,到非洲安哥拉打內戰,這自然放慢了國內經濟發展步伐,但把鬥爭對象外移,也是成功轉移國內視線。
卡斯特羅堅持用中央控制的計劃經濟思路治理古巴,強調「平等」理念,少數族裔、婦女的社會權益大幅提升。在其主政期間,政府在通訊、醫療保健、教育、房屋的福利建設都頗為可觀。
古巴作為發展中國家,截至1960年代末,所有兒童都接受了一定程度的基礎教育,更落實全民免費醫保,結果擁有可與已開發國家比擬的識字率和人均壽命,失業率也較1950年代大幅下降。雖然貪腐依然存在,但起碼較親美政權時期已有所遏制,而第一代領導人的清廉,始終相對守得住。
當然,上述「進步」與蘇聯的經濟援助密不可分,但這些成就,的確不無可炫耀之處。其代價,自然是消費主義的倒退:儘管古巴社會貧富差距大幅縮小,但消費物資相對貧乏,基礎建設、交通工具常年未有更新,甚至成了吸引旅客的懷舊賣點。
蘇聯解體後,卡斯特羅顯示出實用主義思維,尋求引入外資、重新准許使用美元、關閉缺乏生產力的工廠,推行一定程度的私有化改革。這種實用主義和被動改革的意願,正是卡斯特羅有別於毛澤東、斯大林之處,也讓古巴免於經濟浩劫。2006年,卡斯特羅將大權交由弟弟勞爾接管,古巴改革正緩慢前進,相信即使政權倒台,也不致於出現東歐「蘇東波」那樣的大清洗。
一個時代的傳奇人物,能夠長期堅持同一路線,又不至於脫離現實,已經殊不容易,看委內瑞拉在查韋斯(查維茲)死後幾乎崩潰,即可見一斑。不要忘記,卡斯特羅是教科書上和赫魯曉夫(赫魯雪夫)、甘迺迪同期出現的歷史人物,居然能夠適應21世紀,當年追隨他革命的人,誰能想像呢?
沈旭暉 端媒體 2016年12月2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