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國王普密蓬去世後,王儲繼位終於落實日程,但除了國內權力鬥爭隨時出現,還有一個很可能惡化的危機,涉及複雜的國際關係形勢,即南部的分裂主義運動。
泰國是佛教徒佔絕對多數的國家,其比例佔全國人口九成,然而在南部與馬來西亞接壤地區,即北大年、惹拉、陶公三府的200萬人口中,穆斯林比例卻高達80%,造成與本部截然不同的文化認同。歷史上,今天泰南三府範圍曾是「北大年蘇丹王朝」統治區域,居民多為馬來裔穆斯林。
十六世紀時,該地不僅是東南亞商貿中心,更是整個東南亞的伊斯蘭文化和教育樞紐,直到被北面暹羅王朝軍隊擊敗,逐步成為其附庸;1909年,英國與暹羅簽定《英暹條約》,確認了北大年為泰國主權範圍。
二十世紀前,曼谷暹羅王室對北大年的穆斯林採取懷柔政策,依賴當地推舉的官員自行處理區內事務,泰國民法也不適用,地方事務多以伊斯蘭教法處理,當地與曼谷中央政府交集不多,因此關係尚好,可算是某程度上的「一國兩制」。
然而,1934年泰國獨裁軍人頌堪(Plaek Phibunsongkhram)上台後,大舉中央集權、強制同化政策,尤其針對泰南三府的穆斯林;1944年,泰國中央政府不僅把泰國民法全面推行至穆斯林社群,更在文化、教育、社會生活等各方面「去伊斯蘭化」,引發泰南三府穆斯林反抗,分離主義運動才陸續爆發。
隨着1957年馬來亞獨立,泰南穆斯林的民族主義情緒受空前鼓舞,泰國政府同期則鼓勵佛教徒向南移民,兩大族群的矛盾迅速激化,穆斯林分離主義武裝如帕塔尼民族解放陣線(BNPP)等先後湧現,與泰國警方頻頻爆發衝突。
自此,泰南是否安寧,和泰國中央政府的權力鬥爭,往往息息相關。例如在1980年代,軍方溫和派將領、泰王普密蓬心腹廷素拉暖將軍出任總理,為製造開明形象,對泰南三府穆斯林重新懷柔,設立「南部邊境省份行政管理中心」(SBPAC),其一大功能,就是促進穆斯林與中央溝通,大量招募本地穆斯林作為地方公務員,並對穆斯林分離武裝分子大規模赦免,前提是放棄武力抵抗。在文化政策上,中央政府在維持「泰國化」大方向不變的同時,在南部接納文化多元,尊重穆斯林習俗,分離主義一度式微。
但2001年他信上台後,由於要爭取農村支持、也鼓吹民粹主義,對泰南政策全面逆轉。他撤銷了 SBPAC,意圖確立軍警的絕對控制,更藉「反恐」名義,對穆斯林分離分子大規模逮捕、處決。雙方矛盾再度激化,分裂分子的攻擊對象,也從軍警擴展至政府官員、佛教徒,乃至在政府工作的溫和穆斯林。2006年軍方發動政變,穆斯林出身的頌提將軍一度改變泰南政策,恢復部分泰南穆斯林教法和自治,但隨後接連不斷的政潮,讓軍方、議會各派都無心處理泰南。2013年,泰國政府與泰南武裝的和談宣告無限期擱置,自此恐怖襲擊頻生;而泰國每次出現恐襲,政府又例必歸咎泰南武裝。究竟有多少是真相,外人實在難知。
近年泰國恐襲增加,一般人對穆斯林越發不滿,政府也似有意利用這種情緒,製造一個可供隨時發洩的稻草人。新任泰王正式登基後,必須面對穆斯林與中央政府的積怨,這一問題若不能由王室的威望處理,繼續讓政客把弄,隨時變成大危機。尤其是東南亞鄰國的激進伊斯蘭恐怖主義紛紛出現,孟加拉的有關組織也有向外滲透跡象;中國支持的「克拉運河」計劃一旦落實,把泰國南北切斷,又可能令泰南三府地理上更生離心。這些燙手山芋,就是上任泰王也只能模糊處理,但他畢竟願意到全國微服出巡,在南部也有一定威望。但要寄望新王有建設性表現,可能嗎?
小詞典:北大馬來國民革命統一戰線運動(Barisan Revolusi Nasional ,BRN)
活躍泰國與馬來西亞接壤處的分離主義組織,亦是北大年區域勢力最大的反政府組織。早於1963年成立,2001年以來,不斷策劃對民眾、公務員、教師、溫和穆斯林等的襲擊,主張以極端伊斯蘭思想控制北大年社會,成為泰國國內的頭號反恐對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