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日星期五

《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的本土意涵

電影《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Selma)描述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爭取黑人投票權的事蹟,而同一題材、同一主角的電影已有不少,原來不足以引起關注。但這電影獨特之處,正是不像一般傳記電影般野心萬丈,要史詩式地呈現整個黑人平權運動的大背景、或把馬丁路德金描述為一代偉人,反而將焦點放在馬丁來到塞爾瑪市(Selma)參與鎮上黑人平權運動的插曲,因而讓人觀察到運動內外的種種微觀張力。故事中呈現的各種矛盾,包括抗爭該走溫和還是激進路線?小鎮本土平權組織如何面對馬丁這位「外來勢力」,「大台」該由誰來主持?平權運動內外的黑人和白人應分別承擔哪些角色?以至時任美國總統詹森(Lyndon B. Johnson)和馬丁各自主張的左翼進步議題,應以哪項作為優先考慮?種種矛盾為香港人看來,原來有一種特別的共鳴。

黑人民權運動 Vs 「大社會」民權議程

電影讓人印象最深的一幕,並非馬丁如何在街頭作戰,而是他被時任美國總統詹森接見,兩人如何爭拗民權議題。事實上,雖然兩人分別是總統和民權運動領袖,但並非處於絕對的對立面,差異只在民權議程的優次考慮之上。詹森任內提出「大社會」(Great Society)政策理念,本就以扶助弱勢社群為核心主旨,推行的不少社會改革,例如推動公共廣播、醫療保障等福利政策,還有著名的「抗貧計劃」(War on Poverty),借國家經濟成果協助數以百萬美國人脫離貧窮線,都為不少史家認同。儘管後來美國陷入越戰困局,詹森的外交政策備受批評,最終被逼放棄競選連任,但的內政實在頗有可取。詹森在任四年,成為至今簽署通過最多項民權法案的美國總統,在當時的美國社會,其實也代表着一種左翼進步思潮。他下台後一改形象,儼然一個老嬉皮,也是一個時代的有趣縮影。

在黑人民權問題上,詹森最大的顧慮,並非在於理念問題,而是在於美國南部州份的反對壓力。詹森出身於德克薩斯州,早年當參議員期間,也因民主黨綑綁式政治取態,曾就種族隔離措施投下贊成票。當黑人民權運動發展至高潮,詹森決定向國會建議撤銷黑人投票權的各種限制,其實也是一場賭博;只是事後回看,那除了被視為政績之一,黑人對詹森和民主黨的支持,也抵銷了南部白人票源的流失。且法案通過後,黑人失業率下跌34%,這股勞動力,也成就了詹森的「大社會」。據媒體報道,詹森逝世後,出席追思會的公眾當中,非裔美國人就佔逾六成。所以馬丁和詹森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建制」和「運動」,從來不是、也不應是絕對對立。

「空降」馬丁 Vs 「本土」學生組織

電影另一張力,在於馬丁來到位於美國阿拉巴馬州的小鎮塞爾瑪市,而當地也有自己領導黑人民權運動的學生組織,但數年來沒有取得太大成效。基於馬丁當時的名聲和經驗,無可避免「空降」成為該鎮運動的領導人物,然而應否跟從馬丁的和平抗爭路線,就引發了學生組織內部的議論,甚至分裂,而類似「誰是敵人」的辯論,從來是運動內耗的常態。

話說馬丁號召塞爾瑪市組織「徒步運動」,貫徹他主張的和平抗爭模式,帶領民眾遊行到州政府抗議,首次只得數百人參與,絕大部份是黑人,而州政府亦早已派出警察佈防,結果示威演變成警察以武力鎮壓,後來被稱為「血腥星期天」(Bloody Sunday)。混亂中,有學生組織成員想奪取武器向警察還擊,但被同伴阻止。運動過後檢討,不少激進份子認為既無取得成果,只換來被警察打了一場焦頭爛額,關於抗戰路線的爭論自然更激烈,組織內質疑馬丁的聲音也更多。

但原來「血腥星期天」的場面已經透過傳媒流通全國,甚至一些白人也替示威者不值,結果馬丁第二度號召「徒步運動」,竟有數千人參與,還得到一些白人加入遊行行列,表態支持為黑人爭取權利。這次運動一路上沒有再被阻撓,到達州政府門前,到底是否應該「衝擊」,立時就要求州政府回應?出人意表地,馬丁不但呼籲示威者分散集會以免違反聯邦法院法令,集會尾升更加採取了最「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手段--祈禱,之後就轉身撤退。組織中質疑馬丁的聲音再次響起,更有指責馬丁肯定是「收取了白人的金錢,出賣黑人民權運動」(筆者看的是首映,記得說到這句話,在場的學民思潮成員都在會心大笑)。結果和平的示威模式,再次成功感召到更多白人,第三次「徒步運動」,就成功號召上萬黑人、白人攜手參與,甚至將運動浪潮推廣至全國,為州政府以至美國政府構成壓力。當然,這模式的成功有其國情限制,在別的地方是否奏效,很看政府和社會的文明程度,很多機會都不是屬於我們的。

馬丁「和平示威」 Vs Malcolm X「勇武抗爭」

更嚴重的黑人內部路線分歧,在於馬丁和當時另一黑人領袖Malcolm之間的互動。馬丁本是基督教牧師,基於宗教理念而提倡非暴力抗爭,而在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當中,Malcolm X採取的卻是與馬丁相反的暴力抗爭,也代表着激進「黑色力量」(Black Power)路線。Malcolm X認為非暴力抗爭無助黑人爭取權益,甚至會令黑人權益消失在更廣的公民民權運動當中,最終令黑人失去運動主導權,因此提出「黑色力量」理念,企圖通過針對美國政府的暴力抗爭,搏取公眾對黑人的注意。Malcolm X自1952年加入「伊斯蘭民族」(Nation of Islam),一度成為組織教長及發言人。「伊斯蘭民族」的勇武抗爭路綫,以至不斷分裂的組織發展,大概為不少香港觀眾似曾相識。該組織主張黑人優越和反猶主義,認為黑人才是世界人類的本源,白人是魔鬼,白種人的滅亡即將降臨;雖然以爭取黑人權益為宗旨,但反對溫和派提倡的種族平等權益。直到1964年,Malcolm X才因策略分歧而脫離組織,改奉遜尼派,甚至溫和起來,積極聯絡不同宗教、種族的民權運動領袖商討合作,包括曾被Malcolm X罵為「木頭人」的馬丁。電影反映的,正是他當時的心路歷程。

諷刺的是,Malcolm X脫離「伊斯蘭民族」後被視為叛徒,1965年被數名組織成員槍殺身亡。Malcolm X個人雖然有信仰轉變,但其提倡的激進抗爭路線,後來由「黑色力量」派系的一些組織分支,例如「黑豹黨」(Black Panther Party)所繼承,成了美國垮掉一代更暴力的源頭,關於他的傳奇,另有專門電影講述,不贅。

黑人民權 Vs 白人利益

最後,任何抗爭運動,都要取得對立陣營的認同,而這應該是最大的考驗。黑人民權運動的成功,正正在於贏取了部份白人的支持,加入聲援種族平權。政治上,美國雖早在1870年修改憲法第15條,賦予黑人投票權,但各州政府,尤其南部州份,一直設置一些黑人無法滿足的選民登記「門檻」,包括滿足財產、繳稅,甚至通過某些文化考試等等;經濟上,黑人平均收入只有白人的一半左右,1965年,43%黑人家庭活於貧窮線以下。黑人在政治和經濟處於邊緣位置,但並不代表所有白人都享有着既得利益者的身份。種族不平等在該個時期是最熾熱的社會問題之一,但社會同時存在其餘種種不公問題。這亦為當時美國不少學院學科和社會思潮帶來深切的反思,例如傳統左翼着重對階級、生產關係不公義的平反,但在黑人民權運動、女性主義運動興起之下,不少左翼學者觀察到即使在種族、性別,例如「白人女性」這些群體內部之中,也存在階級的不平等,讓往後階級理論所關顧的對象和問題變得更加立體。

馬丁的和平、理性、非暴力抗爭,成功展現了即使黑人地位有所提升,並不意味着黑人會構成對白人的威脅。這種傳銷策略,而不是哲學理念,才是馬丁整個「和平運動」的最大理論憑藉。對於部份本身也並不享有絕對社會優勢的白人來說,馬丁的行為讓他們產生了共鳴,開始同情甚至支持黑人、以至其他更廣泛的公民民權運動,成為了抗爭成功的關鍵。這種辯證,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傳統智慧,假如一切非友即敵、非黑即白,世上要改變和進步又談何容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