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日星期五

國際軟實力之英國文化協會近貌

本欄早前談及兩岸的孔子學院和台灣學院如何促進中華軟實力,論及同一模式的鼻祖,自然不得不談英國文化協會。在帝國時代,英國軟實力無遠弗屆,但近年也面對種種挑戰,英國文化協會的角色,就顯得更加重要。

2014年3月,英國上議院成立的「全球軟實力及英國影響力調查委員會」(Select Committee on Soft Power and the UK's Influence),發表一份厚達155頁的研究報告《Persuasion and Power in the Modern World》,分析全球各地政府和民間如何操作軟實力,並總結關於英國軟實力的建議,提出「有必要優先制訂強化國家軟實力的政策,同時要尋找新方法建立軟實力」。這樣提法,自然因為英國軟實力出了問題。

國際知名軟實力評論人Indra Adnan曾在英國《衛報》撰寫專欄,批評英國近年拒絕進一步開放,導致國家形象滑落。他認為英國本來具有深厚的軟實力基礎,例如「英國廣播公司(BBC)以廣泛語言作新聞廣播,創建了國際新聞報道的規範;英國代議政制被譽為『議會之母』,繪出穩定而高效的民主政制藍圖;倫敦的城市設計呈現多元文化,堪稱世界縮影」,種種都是英國軟實力的標記。但他憂慮英國近年的軟實力計劃被金磚國家、北歐國家等比下去,例如印度對「寶萊塢」的投資、芬蘭在烏克蘭危機中積極參與人道救援工作等,都向外界展示了「不懼威脅、熱衷國際事務和具有魅力的一面」,但英國開始固步自封,這一面已難得向世人展示。Indra Adnan特別提到BBC近年不斷削減國際報道的開支預算,自2011年起,更關閉了22個駐外新聞中心,包括烏克蘭,令去年烏克蘭危機爆發時,BBC的相關報道被不少西方媒體比下去。BBC的例子,某程度上,象徵了英國軟實力的局限。基於英國「疑歐派」聲音愈來愈強烈,簽證和移民政策傾向保守,旅遊和貿易額近年亦持續下滑。

即使如此,英國上議院報告及Indra Adnan卻同時點名讚揚英國文化協會,形容該機構就英國文化的海外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英國文化協會的前身頗為官方,乃英國外交部的一個國際關係委員會,早在1920年代成立,專責推廣海外的英語教育、籌辦介紹英國文化的導賞團、藝術展覽等,除了英國殖民地外,也針對地中海、中東以至拉丁美洲國家。1936年,委員會正名為英國文化協會,1938年開始在海外國家設立辦事處,首站是埃及。早期英國文化協會也兼營情報體系,會借助其國際網絡,就各國狀況、對英開放程度等「蒐集資訊」,直到二戰爆發前夕,相關工作才由新成立的資訊部取代。

戰後英國文化協會確立了「在海外推廣英國文化」的主旨,但一度因經費不足或政治原因,關閉了多間海外辦書處,直到近年不斷更新服務模式,例如將互聯網絡學習平台應用到協會最原初的英語教學任務,才開始重現生機。英國上議院的調查報告中指,單計2012年,英國文化協會作為一所「英國代表機構」,合計接觸過全球5.53億人,其中協會主辦的展覽、嘉年華吸引約1270萬人次,約237萬人通過協會應考英國各項標準考試。其中,英語課程屬英國文化協會其中一項歷史最悠久的英國文化推廣任務,而據協會曾作調查發現,曾與英國有文化交流,特別是教育範疇方面的人士,更常與英國有生意來往。上議院報告指,目前全球約有15億人正在學習英語,其中絕大部分依賴英國提供導師;約有50萬人透過英國文化協會在60個國家設立的教學中心接受英語課程,而通過協會的網站、錄音錄像和社交媒體等平台學習英語的人數有數以百萬計。

當然,我們可以說,孔子學院的漢語教學也達到了、或可能將達到同樣效果,但重要的是如何在語文工具以外傳播價值觀和意識形態。英國文化協會一直刻意傳播英國或西方社會的一些價值理念,但懂得將之與各國人民的生活層面掛鉤。例如在緬甸,約有25萬人在英國文化協會開設的圖書館中,才能享受不被監控、沒有限制的互聯網服務;協會同時在例如利比亞、南蘇丹、伊拉克、阿富汗、津巴布韋等經歷過社會動蕩、正在復原的國家或地區運作,協助這些地區重新建立與世界的關係,而在當地,協會和外間環境構成強烈對比,彷如綠洲。英國文化協會也舉辦不少社區活動,承擔了一定社會責任,並把「英語」和「國際和平運動」掛鉤,又懂得把運動、音樂等和英語相結合,甚至還協助各地受眾找工作。這些效果,正是孔子學院難以達到的:當孔子學院在各地負責為中國國策辯護,但各地民眾卻感受不到這些辯護和自身的關係,自然只當作官方宣傳,而沒有官方宣傳是能弘揚軟實力的。假如想不通這一點,孔子學院只是一所漢語學校,僅此而已。

沈旭暉 亞洲週刊 2015年5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