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多瑙河西岸出現一個新「國家」,由捷克學者耶德利奇卡(Vit Jedlicka)在一幅名為上西加(Gornja Siga)、面積約7平方公里(約14個梵蒂岡)的土地上成立,國名定為「利伯蘭自由共和國」(Free Republic of Liberland,下稱「利伯蘭」,Liberland意思為「自由之地」)。媒體自然當這是趣聞,但耶德利奇卡建國後居然宣稱,靈感來自香港、列支敦士登等地,消息才吸引港人留意。
說到這新國家,耶德利奇卡已為其定下國徽、國旗及官方語言,其國號意指崇尚自由,因此國家不向人民徵稅,也不會有軍隊。利伯蘭目前只有7名公民,但據稱已有逾20萬人申請入籍,遠超耶德利奇卡定下的5000人口上限,後來他改稱以列支敦士登的3.5萬人口作目標。到底以這種模式建立的國家,在國際上有否地位?這是國際法一個經常爭議的題目。據主流理解,一個政體要成為現代國家,須符合固有土地、人民、有效政府及國際認可等條件。
利伯蘭的國土處於塞爾維亞與克羅地亞之間,耶德利奇卡聲稱那是「無主土地」,塞克兩國多年來都沒在當地宣示主權,且他宣布立國後,兩國至今無提出反對,僅稱之為鬧劇,反映他的鑽空子並非毫無基礎。
顛覆主權國家認知
現代國家的人民數量也無準則,假如真的有20萬人準人口,基數已較梵蒂岡的1000人多。耶德利奇卡稱,國家初期將由10至12人的行政會議管治,明顯是有效政府,更笑言國家有全球最龐大、由全國人口(即7個人)組成的移民局處理入籍申請。當然,目前未有國家公開承認利伯蘭,在可見將來也不會出現戲劇性發展,但作為一種政治態度表達,耶德利奇卡已成功了。
歷史上類似案例不少,最著名的自然是西蘭公國。1967年前英國陸軍少校貝茨與其家人佔領一座位於英國東岸對開10公里、面積約550平方米的海上無人堡壘,聲稱其為國土。1978年西蘭公國發生政變,由貝茨任命的首相、德國教授阿亨巴赫趁貝茨身處國外時,強行接管國家,甚至俘虜貝茨的兒子,但貝茨聘請僱傭兵反擊奪回領土,阿亨巴赫亦因叛國被捕,最後由德國派外交官跟貝茨談判後獲釋。此後,貝茨以事件作為德國承認西蘭公國的理據。
一般人看來,這些自然是笑話。但可以想像的是,隨着全球化時代下,購買乃至在公海建造小島愈來愈方便,類似「私人國家計劃」未來只會層出不窮,依靠互聯網生存的虛擬國家更會大規模出現。由虛擬而實質,最終說不定能徹底顛覆現在大家對主權國家的認知。伊斯蘭國(IS)已是成功的實驗,假如利伯蘭大幅擴充「立國理念」為照顧全球自由人士,又真的能慢慢建設那7平方公里的土地,難道不是一個善良版的伊斯蘭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