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選中蘇格蘭民族黨(SNP)與英國獨立黨(UKIP)坐大,不少評論形容是激進主義抬頭,並歸因於該國選舉制度採用的單議席單票制。但同時,香港議會選舉採用比例代表制,也被不少評論指為滋生激進勢力的原因。究竟哪項制度較「安全」?此問題看似簡單,卻值得深思。
單議席單票制讓每個地方選區獨立計算,得票最多的候選人勝出,即使只差一票,落選者代表的政黨也一無所有。制度好處是投票機制簡單直接,選民可清晰表態,不用講求太多策略性投票;同時提高單一政黨贏出大選、獨自組閣執政的機會,也容易形成兩大黨格局,令政局相對穩定。其實保守黨及工黨的得票率一直處於三成左右,卻長期壟斷英國政壇,就是單議席單票制的功勞。
問題是現今各國政治發展愈來愈成熟,選民懂得較複雜的選舉制度,亦希望選擇不是只有黑與白。對全國國會而言,地方服務相對不重要,不少選民也希望有更多區外選擇。
但最重要的還是,當構成兩大黨格局的主要分野由「主要矛盾」變成「次要矛盾」,全國政局可能瞬間變天。以蘇格蘭為例,從前也有強烈本土呼聲,但經濟問題依然主導政局,直到去年公投,統獨問題變成「主要矛盾」,單議席單票制便變成這新矛盾的「變相公投」。假如英國本部身份認同問題愈來愈嚴重,變成「主要矛盾」,UKIP把下屆選舉變成「變相公投」,要麼依然像今次那樣,成為第三大得票率的政黨卻只有一席,要麼可能大獲全勝。
制度不合理 難保「和諧」
比例代表制恰好相反,幾乎保證激進勢力在議會內有一定席位,因當一個政黨只要拉攏百分之五選民即有斬獲,而主流政黨的光譜已密密麻麻,要分一杯羹的新政黨自然要向兩極發展。就像以色列政壇,國會內長期有部分激進小黨左右大局,因國家全國就是一個大選區,政黨獲得席位的門檻設定在百分之三點二五(這數字已較不久前的百分之二提高),這些政黨不時獲邀加入政府。以色列國策長期偏向強硬,這因素不可忽略。
換句話說,任何制度都不能保證「和諧」,但如果一個制度的不合理性過分明顯,便會產生激進主義,因其漏洞足以被持份者濫用。以英國為例,兩大黨長期輪替,早已失去能力回應新議題,而新政黨能挑起的衝擊有限,變相令多元社會的新議題更難進入最高決策層。今次小黨表現突出,某程度上也是選民對上述不滿的反映。
《衞報》早前有評論建議,英國國會仿效蘇格蘭議會的「單一選區兩票制」,每個選民手上有兩張選票,第一張投給地區候選人,得到最多選票的候選人勝出,第二張票以比例代表制選擇,令支持者較分散的政黨也有機會進入議會,傳統政黨亦可保住大部分議席,以免國家政策一下子大變。
然而,SNP已成大贏家,相信也不會主張改革制度,因該黨已找到勝出之道。一直提倡改制的自民黨,今次慘敗後影響力大減,也沒足夠實力再提改革。至於保守黨及工黨,因黨內既得利益者太多,任何改動都會出現內部強烈反彈,很可能又是不了了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