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4日星期五

談談民歌傳奇的夕陽

不久前,在外國朋友家中聽到連串老牌民歌手Joni Mitchell(下稱Mitchell)的舊歌,包括本人十分喜歡的Both Sides Now。

想起早前她在家中昏迷被送院救治,雖經搶救後已甦醒,但據其歌手前男友David Crosby透露,她仍然喪失說話能力,教人哀傷。儘管筆者完全並非成長於那一代,卻從小聽不少前輩講及她的傳奇,似乎也值得新一代重溫。

Mitchell出身平凡,發跡於加拿大一些小酒廊演唱,也不時在街頭賣藝,後來到美國發展,翻唱經典民歌而漸為人賞識。她在音樂事業上曾作不同嘗試,包括把民歌與爵士樂結合,後期也玩搖滾及電子音樂。

1997年,Mitchell被列入「搖滾名人堂」。2003年,美國的音樂雜誌Rolling Stone選出史上最偉大結他手名單,她位列72,是排名最高的女性。不過,Mitchell的真正成名,在於以音樂介入社會及政治的一生,是那年代北美的社運歌手先鋒。

介入社會 領風氣之先

她最關心環保議題,例如1970年推出作品Big Yellow Taxi,以喚起社會關注環境問題。據說Mitchell初到夏威夷時,因看到大海旁邊有一個停車場而感到大殺風景,於是寫下此歌。歌詞中的一句 「They took all the trees, and put them in a tree museum.」,諷刺當時不少人呼籲支持環保,作出形式化保育行動,但同時容忍以發展為名開墾農地及原始森林。

這樣的諷刺到今天依然到肉,前美國副總統戈爾(Al Gore)一方面大談「絕望真相」,一方面住在揮霍的豪宅,可謂典型。

Mitchell另一項主要關注是種族歧視問題,曾表示她對黑人的痛苦感同身受。1977年,她推出唱片Don Juan's Reckless Daughter,唱片封套上把自身化妝成黑人,演繹了衝破黑白膚色界限的象徵,在當時屬前衞意念,引起不少注意。後來包括米高積遜(Michael Jackson)在內的不少歌手,在種族或性別等議題上,往往嘗試扮演跨界形象,其實與Mitchell當年概念一脈相承。

David Crosby曾經形容,Mitchell是Bob Dylan以外的最偉大在世歌手。有關說法或許誇大,但若稱她是戰後嬰兒潮音樂的代表人物,則絕不為過。

Mitchell雖然生於二戰末期,但其歌曲均反映嬰兒潮的新興價值觀。二戰結束後的20年間,由於戰後政治及經濟相對穩定,各國開始發展本土 經濟,加上人民對生活前景有信心等因素,以至戰時上陣打仗的男丁回歸家庭,夫婦樂於「生產」,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有大量嬰兒出生。嬰兒潮為戰後重建經濟帶來 勞動人口,亦是各發達國家過去數十年經濟急速增長的關鍵。

嬰兒潮一代 思考不同

然而,這一世代面對冷戰中期的全球革命熱潮,並遇上資本主義發展到極致的流弊,故此都在以不同方式來思考未來。那一代人的文化蓬勃發展,一度要 懷疑一切及打倒一切,其實與他們產生新思潮的背景異曲同工。到了今時今日,嬰兒潮的一代人都已經踏入退休年齡,反而成為各國政府負擔,價值觀再一次產生逆 轉。假如Mitchell能為同代人最後一次發聲,那會是什麼主題?這才教人期待。

小詞典:Bob Dylan

美國傳奇民歌手,熱衷社會運動而聞名。他在1961年初到紐約,在當時的女友影響下,立志透過音樂表達自己對社會不公現象的看法。Bob Dylan作品中,最能代表其社運音樂先鋒形象的,是以反戰為主題的《Blowing in the Wind》。二戰後嬰兒潮本就有濃厚的反戰情懷,加上1957年越戰爆發,美國介入後陷入戰爭泥漿,反戰成為當時美國社會,尤其年輕一代最強烈訴求,不少音樂人亦以音樂抒發對戰爭的不滿和厭倦,這首歌遂成了一代人的反戰聖樂。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