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1日星期五

天堂另一面——馬爾代夫幽閉症

此刻在馬爾代夫其中一個小島旅遊。說是旅遊,其實也不很貼切,因為當地「一島一酒店」的格局,基本上是一個又一個與外間隔絕的主題公園,住得久了,不可能沒有幽閉症。不過住得再久,也久不過島上酒店的職員。他們這些年經歷的轉變,才夠意思。

據那些馬爾代夫本地人所言,他們從來被培訓時,島上主要遊客來自歐洲,特別是德國、意大利等,因此他們大多會說好幾種語言,也對如何培養歐陸式情調頗有鑽研。但隨着歐洲經濟不景,而中國又「大國崛起」,近年馬爾代夫的遊客已變成中國佔絕對主導,且比率愈來愈誇張。一位侍應稱,他們現在接待的七成遊客均來自中國。這數字略為誇張,因為按官方數字,中國遊客只佔所有遊客的三成多,不過已是拋離性的高據榜首。侍應的語氣彷彿帶點唏噓,旁邊一群中國遊客在理應是高級餐廳的地方盤膝而坐,彷彿為他的話落下註腳。

離開一刻 如釋重負

為了回應新市場,馬爾代夫酒店都添加了中文標記與告示,增添了大量中菜,也專門從中國請來酒店從業員,因為不少中國遊客不會說英文。新一代馬爾代夫人已開始學習中文,當地大學也加入中文課程,而馬爾代夫政府面對內憂外患及溫室效應,已沒有多少板斧振興經濟,自然對中國遊客趨之若鶩。再者,當地對全球遊客都實行免簽證,這對中國遊客而言是無窮的吸引。見中國遊客愈來愈多,而且自身的獨特文化感很強,其他國家的遊客卻開始覺得馬爾代夫變質,或曰「海南島化」。

不過,服務業是適者生存的。例如筆者參加一個「海豚團」時,隨團大半都是中國遊客,馬爾代夫船員都以格外誇張的聲調,一小時內不斷以普通話「嘩嘩嘩」、「看這裏看這裏」的指示海豚出沒,完全沒有理會其他國家遊客的意欲,偶爾卻相互偷笑。他們從前接待歐洲遊客時,大概用的是另一語調。但另一方面,他們大概也發現中國遊客大都沒有用英語詳細爭辯的能力,所以經常都是以表面的笑容,說極其不符服務標準的話,或對遊客要求陽奉陰違。這在本人直接向總經理投訴並詳談時,才發現了大量「下有對策」的「馬爾代夫民間智慧」。在島上還遇到一位香港潛水教練,從他的Facebook可見,中國小孩在島上隨地大小便的問題,更是見怪不怪。

這些經歷毫不獨特,也不是要渲染任何情緒,畢竟誰都知道不能以偏概全。何況,馬爾代夫這類小國要是不尋找中國崛起的機遇,反而不合常情。

但說到底,服務業的本體是以人為本,笑容的背後有多少尊重,對一個到過八十多個國家的人而言,不可能分不清楚。

離開馬爾代夫的一刻,實在如釋重負,回到自然景致遜色萬倍的地方,卻幽閉不再。「你是最好的,你知道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